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1期

牵引、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牵引、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牵引护理、中药熏蒸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等。结果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8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牵引、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牵引护理、中药熏蒸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等。结果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8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的经验总结,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使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牵引;中药熏洗;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椎牵引和中药薫蒸是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8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98例,男104例,女9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8岁,平均43岁。临床表现以一侧或双侧腰腿痛、下肢麻木为主。

  1.2 操作方法 我科采用卧位骨盆兜牵引,由医生和专业护士操作。患者取平卧位,四肢放松,将牵引带固定在床头,上方达下肋弓,下方牵引带固定在髂骨翼上,固定牢固后,利用牵引力与反牵引力的作用增大腰椎间隙来达到治疗目的。我们一般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决定牵引重量,一般为24~36 kg。牵引方式分为前屈位牵引和背伸位牵引,根据患者牵引过程中是否舒适及牵引后症状是否减轻而及时调整牵引方式。一般来说,影像学见腰椎间盘突出物较大,腰腿痛症状较严重,患者不能平卧者,采用前屈位牵引;影像学见腰椎间盘突出物较小,腰腿痛症状较轻,患者可平卧者,采用背伸位牵引。前屈位牵引,患者取屈髋屈膝位,牵引绳与床面呈30°~45°;背伸位牵引,患者取俯卧位,牵引绳与床面呈10°~20°。每次牵引持续30~40 min,每日2次,一般14天为一疗程。有效的牵引可使挛缩的韧带、关节囊逐渐拉松,两侧狭窄的椎间孔逐渐扩大,椎体间隙也逐渐增宽,以减轻椎间盘呈受的压力。通过牵引,利用前、后纵韧带的张力及椎间隙内的负压,使突出的髓核回纳和脊柱后嵌顿的滑膜复位,促使椎间孔恢复到正常外形,轻微的错位得到复位,从而缓解或消除对神经根的挤压与刺激来减轻疼痛。另外,牵引还可使患者脊柱得到制动,减少运动所造成的刺激,有利于充血、水肿的消退和吸收。解除肌肉痉挛,使紧张的肌肉得到舒张和放松,促使正常腰椎活动的恢复[1]。牵引过程中护理是否到位对患者的康复起决定性的影响。

  2 护理

  2.1 体位护理 患者需卧硬板床休息。采取正确的卧位,可以减轻疼痛,保证疗效,相应缩短治疗时间。研究表明卧位时腰椎的载荷最小,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小。

  2.2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禁烟、酒。咳嗽、打喷嚏、便秘均可使腹压增加,诱发或加重疼痛。每日协助患者按摩腹部预防便秘,训练卧床排便方式,定时排便,便秘患者适当予以缓泻剂。

  2.3 心理护理 由于腰部肌肉呈保护性痉挛,患者多为强迫体位或被动体位,不愿改变体位;同时对治疗存有疑惑也导致精神高度紧张,不自觉地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对有些治疗方法,由于不了解,不免使患者产生顾虑或恐惧心理,因此实施心理护理在初诊患者治疗之前,要以最简洁的语言、配以图片和影像讲明治疗的方法、所需体位、治疗后的效果。对患者做一些必要的解释,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力争做到使患者身心放松,将患者的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把可能出现的反应表现及时告知每位患者,避免患者将治疗后的反应误解为是病情加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因此牵引前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细心讲解牵引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理和安全感,消除其紧张与顾虑,对治疗起到了很大作用[2]。

  2.4 牵引的护理 牵引前不宜进食过饱。牵引时腰椎牵引带松紧度要适宜,同时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心慌、闷气、疼痛或下肢麻木是否加重等症状。如发现有上述任一项症状时,应立即停止牵引或减轻牵引重量,嘱患者深呼吸。牵引过程中应巡视是否保持有效牵引,如牵引锤是否悬空、牵引绳是否在滑轮内等,告知家属不要随意增减牵引的重量,牵引后应卧床休息10~20 min,佩带腰围下床活动。

  2.5 中药熏蒸的护理 患者牵引休息10~20 min后,平卧于SZ-88智能熏蒸床治疗。进行中药局部熏蒸30 min,通过热量使皮肤毛孔舒张、药物达到组织深部,使药物成分进入组织间隙,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黏连、软化瘢痕。亦能刺激兴奋神经、肌肉使之修复再生、感觉恢复。熏蒸完毕,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受凉。下床时及时佩带腰围,减少腰部活动,使腰椎曲线保持较好状态。限制腰部前屈,以利腰背肌肉恢复,保证损伤的腰椎间盘局部充分休息,同时巩固前期的治疗效果。

  3 出院指导

  注意休息和腰部保暖,避免感受风寒;保证充足睡眠;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增加钙的摄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正确的站姿、坐姿、卧姿、劳动姿势;卧硬板床,避免长时间坐位、低头、弯腰、旋转扭腰、过度劳累和重体力劳动,平时能站就不坐,能躺就不站,要不断变换姿势,固定姿势不超过30 min,要防止腰部扭伤;正确使用腰围,腰围不能过紧,内面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佩带时间不超过1个月;坚持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有不适及时复诊。

  4 小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绝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而治愈,因此护理工作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治疗的效果密切相关。根据病情分别给予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帮助、鼓励患者摆脱沉重的精神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维持有效地牵引,掌握正确的熏蒸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姚新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

  

作者: 葛向荣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