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2期

全麻恢复期躁动原因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全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全麻恢复期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躁动的常见原因有各种导管的刺激(26例)、切口疼痛(25例)、呼吸循环功能障碍(3例)及术前脑功能障碍(2例),经积极治疗均好转。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全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及危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全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6例全麻恢复期患者出现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躁动的常见原因有各种导管的刺激(26例)、切口疼痛(25例)、呼吸循环功能障碍(3例)及术前脑功能障碍(2例),经积极治疗均好转。结论 护理人员应熟悉全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

【关键词】  麻醉;全身;恢复期;躁动;护理

围术期护理是指患者从手术开始到术后康复全过程的护理,而麻醉恢复期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躁动是全麻恢复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躁动不安只是短暂的,但确可引起意外性伤害等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1]。我院自2008年起对500余例全麻恢复期的资料进行观察,其中有56例(约11.2%)出现躁动不安,现对其躁动原因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出现麻醉后躁动患者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16~72岁。上腹部手术35例,下腹部手术12例,骨科手术9例。

  1.2 麻醉处理 本组56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诱导用丙泊酚1.5~2.0 mg/kg,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4~5 μg/kg,阿曲库铵0.6 mg/kg;术中丙泊酚泵注,间断静注芬太尼,阿曲库铵,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平稳。术毕常规新斯的明,阿托品拮抗肌松残余作用,根据意识情况采用贝美格2 mg/kg催醒18例,余38例均自然苏醒。

  1.3 躁动发生情况 34例患者躁动发生在气管拔管前未完全清醒阶段,躁动比较剧烈;22例发生在气管拔管后完全清醒阶段,躁动相对比较轻。

  1.4 躁动处理 对躁动比较剧烈的患者在呼吸循环稳定的前提下适当镇静、镇痛,及早拔除气管导管,加强护理,确保安全;对躁动轻微的患者,做好必要的解释,加强心理护理。56例患者经处理后均好转。

  2 讨论

  2.1 各种导管的刺激 是引起术后躁动的常见原因,本组有15例由于气管导管刺激,11例由于导尿管、胃管刺激而引起躁动。表现为狂躁、多动、谵妄、试图用手拔除导管、呼喊要小便等。经拔除气管导管,做好解释工作,适当镇静后好转。

  2.2 切口疼痛 也是引起术后躁动的常见原因,本组有25例患者由于切口疼痛而引起躁动,尤其是切口大的上腹部手术。患者表现为躁动,挣扎,手伸向切口部位抚摸。经静注镇痛药后好转。

  2.3 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本组有2例因喉痉挛通气不足引起躁动;由于手术出血量大,循环灌注少而发生躁动1例。给予补液扩容、改善通气等处理后好转。

  2.4 术前脑功能障碍 本组有2例剖宫产患者因术前有精神病史,恢复期发生躁动在排除其他因素后给氟哌啶醇治疗后好转。

  3 护理

  (1)重视术后躁动带来的危害性,加强工作责任心:应熟悉全麻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发生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性,对术后恢复期护理有重要意义。(2)加强监护、妥善固定:在全麻恢复期,护士要守护在患者身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协助麻醉医生及时应用药物;同时要正确使用束缚带固定患者的肢体,防止意外性伤害的发生。(3)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时,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结束时可能出现感觉的不适(如气管导管、胃管、尿管的刺激),是属于正常现象,要尽可能配合麻醉医生。在全麻恢复期给予心理舒适护理[2],轻轻地握住患者的手,呼唤患者的名字,向患者说明手术情况,使其放心,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体贴,从而使其产生安全感,减少躁动。(4)及时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在麻醉恢复期的疼痛刺激可引起躁动,应给予充分的术后镇痛,以静脉用药为宜,用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参考文献】
    1 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530-532.

  2 方茜,许敏,王小琴.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当代护士,2004,4(1):24-25.

  

作者: 余珍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