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2期

培养急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新形势下部队医院护理队伍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为确保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方法讲解评判性思维相关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及护士急救护理预案,培养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进行书写学习日记,创造自觉性实践评判性思维的临床护理氛围。结果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具备评判性思......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形势下部队医院护理队伍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为确保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方法 讲解评判性思维相关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及护士急救护理预案,培养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进行书写学习日记,创造自觉性实践评判性思维的临床护理氛围。结果 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具备评判性思维是当前军队医院急诊护士临床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急诊,护士;评判性思维;培养;素质

急诊科护理工作忙、急、杂、乱,2008至2009年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显示80%以上的护士在从事急诊工作早期遇到紧急突发事件(如重型外伤,猝死等各类突发事件)高度紧张,没有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需要护士具有对问题进行评判性分析、评估、判断、决策能力即评判性思维,以达到缓解紧急状况与护理人员现状之间的矛盾,针对护士机械的执行医嘱而不假思索,我科从2008年1月开始对全科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教育和培养收到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2008年护理人员18人,平均年龄26.3岁,2009年护理人员21人,平均年龄26.9岁。

  1.2 方法

  1.2.1 理论学习法 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护理程序及护理预案和应急预案流程,如急性肺水肿和消化道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和流程等。由护士长和学习组长以业务学习方式授课进行理论学习。

  1.2.2 组织讨论法 护士长利用每天晨会时,围绕急救工作中,运用护理程序解决相关问题组织讨论,如:急救患者出现那些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主要护理的诊断,当班护士是否处理恰当。由护士长抽考1~2名护士进行理论回答和各项专科技术操作,其他护士进行补充,护士长点评。

  1.2.3 书写学习日记法 每人选择1~2次在护理工作中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案例,成功实践的心得以学习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收获和不足。每月交给护士长批阅,并在护士会上展开交流。

  1.2.4 建立自觉实践评判性思维的氛围 护士长在急救护理与管理中运用评判性思维开展工作,在护理工作中发现护士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时,护士长与护士共同分析,共同讨论,建立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提高护士的积极性。

  1.2.5 评价 科室每季度抽考3~4名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两项操作及口述患者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和决策能力,设置优,良,及格,不及格。

  2 讨论

  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提高。通过2008年开始的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具体实施,急诊护士救护能力和独立问题能力明显提高,90%护士掌握专科急救护理知识,100%护士掌握了气管插管,呼吸机参数设置,静脉留置针穿刺及心电监护仪使用等。

  急诊科应急状况多,如果护士不能够做到沉着冷静,思维敏捷,灵活应变,将会直接影响到急救效果,护士作为医生的合作者,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有预见性的急救护理,以减少误诊和漏诊。因此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护士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学习和创新,达到提高自我素质的目的。

  

 

作者: 郭春霞,李 静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