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3期

流浪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管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随着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的救助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更为规范的救助住院期间的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解决治疗护理的困难,本文对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护理难点进行了分析总结,阐述了针对这类特殊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随着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的救助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更为规范的救助住院期间的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解决治疗护理的困难,本文对流浪无主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护理难点进行了分析总结,阐述了针对这类特殊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关键词】  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管理

流浪精神病患者是指找不到家人的精神病患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管理一般实行属地化管理,多年来我院就一直担负着本地区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治任务,在护理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 患者的特殊性

  1.1 来源特殊 流浪精神病患者一般由110民警、城管执法人员、救助站工作人员、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强行送入院,或者120出诊收治入院。患者违反社会治安,影响社会形象是其主要入院原因。

  1.2 病情特殊

  1.2.1 病史资料缺乏 由于流浪精神病患者无监护人,主诉、现病史、家族史等难以掌握,常缺乏医学鉴定所需资料,诊治困难。其主要特点:一是缺乏基本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籍贯、住址、文化程度等;二是缺乏既往资料:包括性格特征、学习情况、人际交往、劳动和工作情况、病史不明,对病情一无所知,没有主诉,根本不配合检查,这些对诊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1.2.2 交流沟通不畅 流浪精神病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患者口音不同,文化存在差异,边远地区和农村占多数,大多不会讲普通话,常用地方方言,给语言交流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检查往往十分费力,在病史书写方面也难免会存在缺项。

  1.2.3 护理操作困难 流浪精神病患者没有监护人,一些告知签字制度无法落实;患者流浪背景不清楚,有无犯罪前科或其他特殊背景都无从知晓,入院后,多是蓬头垢面,衣衫简陋等常显得思维贫乏和散漫,先入为主,易被表象掩盖,把一些模糊可疑的情况作为疾病的症状,给正确的询问增加了难度。

  2 护理难点

  2.1 收集疾病资料困难,言语沟通困难 患者大多长期流浪,表现违拗,治疗、检查、护理操作困难。

  2.2 生活不知自理 表现懒散,人卫生极差,衣着脏乱,蓬头垢面,随地大小便,脱衣脱裤、不知羞耻、睡觉不上床,吃饭不用筷子,习惯抓潲水、拣垃圾等。

  2.3 躯体状况差 绝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疾病,主诉不明。

  2.4 住院不安心 患者流浪成习惯,不服从护理管理约束,外逃欲望强。

  3 护理管理的方法

  3.1 疾病资料的收集 以人为本,人性化护理管理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捷径。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合作,如解决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吃饭等,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护理操作尽量不采取强制措施;其次,认真询问,注意态度、语气,把握分寸,循循善诱,鼓励患者开口说话,想方设法让病情充分暴露,从而了解和掌握患者的部分病史资料及思维变化。然后,细心观察,掌握患者的一般表现,了解其情感变化,是否有冲动伤人行为或悲观自呆等危险因素存在,以提高护理人员警惕性。

  3.2 生活护理 流浪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露宿街头,个人卫生极差,做好入院时的卫生处置至关重要。应检查有无体虱、头虱,并及时给予处理,帮助洗澡、理发、剪指甲、换干净的患者服。督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每日坚持洗脸、洗脚,女性患者清洗会阴,定期洗澡。督促如厕,衣服随脏随换。按时作息,督促其遵守作息时间,作息制度。对不愿上床睡觉者,必要时行保护性约束在床上。关心患者的冷暖,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督促养成规律用餐习惯,防止抢食、暴饮暴食。

  3.3 躯体疾病的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做好体格检查。外伤:入院更衣洗澡时应从头到脚全身各部位详细检查,不得有遗漏;内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表情、营养、发育、进食、睡眠、活动、大小便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3.4 心理护理 首先护理者应平等对待流浪精神病患者,树立正确的收容救助理念,充分认识到对流浪患者的管理救治是一项“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愁”的光荣任务,是对家庭对社会的无私奉献。从而做到不因救助患者的身份不同、背景复杂而歧视患者,推诿患者,或者降低服务标准。相反,要有同情心,更加真诚地关心爱护他们。

  患者在流浪期间被人歧视,受到非人的待遇,没有安全感,心灵的创伤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可能逃避现实,敌视我们,其中大多数已麻木,意志活动减退,无法与之沟通。但是我们决不能放弃,仍要以最大的热情来帮助他们,让他们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馨。不管他们听不听得懂我们的语言,也不管他们有没有反应,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地用一种积极性的语言与之交谈,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总有一天,会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使他们感受到住院与流浪的天壤之别,从而安心住院。对于精神症状缓解的患者,及时问清其家庭住址,与其家人取得联系,早日送其回家与亲人团聚。

  

作者: 杨红军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