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4期

影响护理素质提高的因素与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护理素质。提高。对策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中心也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成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这对我们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还要具备更高的业务素质。目前我国绝大......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护理素质;提高;因素;对策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中心也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成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这对我们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还要具备更高的业务素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护士是中专学历,本科很少。故要提高护理整体水平,发展护理事业,改善护士知识结构,开展护理继续教育势在必行,而影响护理素质的提高存在诸多因素。本文具体谈一下影响护理素质提高的因素与对策。

  1 影响护理素质的因素

  1.1 护士缺少学习的积极性 社会上仍存在对护士的偏见,各层医院领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医轻护现象,没有把护理工作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表现在住房、待遇、晋升职称等方面上的不平等,从而打击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人认为只要完成份内工作,保证不出差错事故就可以了,故导致不求上进的情况。

  1.2 临床护士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少 护士大量时间用于从事非临床事务性工作,病房可由护工协助护士给病人喂饭、更换床单、接待新病人等。这样护士可以少做一些琐碎的事,可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交谈其治疗与护理,对其病情进行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以做好系统化整体护理。

  1.3 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 这样就不能够学到外面的新技术、新经验,因而就会影响护理素质的提高。

  1.4 护理人员分工不合理,不能按职称上岗 不论技术职称的高低和工作能力强弱都从事一样的工作,无法分出专业技术层次,既造成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护理人员学习能动性的提高,致使本来就不多的本科高护人员流失。

  1.5 护士继续教育还无完善的体制 我国护士绝大多数仅具中专学历,虽许多医学院校采取了函授、自学、电大、夜大等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措施,但都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没有系统的教材,没有规范的考核办法,致使继续教育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状态,影响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2 对策

  2.1 主管部门领导重视护士素质的提高 提高护士地位与待遇,给他们与医生相同的机会,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学有所用。

  2.2 给予进修学习机会 各医院要增加护工,减少护士从事非临床性事务的时间,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病人,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2.3 各医院要让护士跟医生一样,给予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 以便开拓视野,学习别人先进经验,以提高业务素质。

  2.4 医院要逐步实行按职称上岗 做到初、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合适,各尽其责,将护理人员分为5级。Ⅰ级是中专毕业、工作两年以内的,以“三基”训练为目标,工作中以基础护理和级别护理为主;Ⅱ级是工作两年以上的,熟练专科护理和加强三基训练,培养教学、科研及病房管理能力,工作中以治疗和重症护理为主;Ⅲ级为护师,掌握重、危、疑难病症护理,制定护理计划,担任教学及部分病房管理工作;Ⅳ级是主管护师,承担病房全面管理,对病房护士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查房;Ⅴ级是副主任护师及主任护师,培养下级管理干部,具有护理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制定护理规章制度和年度护理工作计划,负责教学、科研、考核等工作。

  2.5 建立规范化护理继续教育体制 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继续教育方法,制定规范教学大纲,编写统一教材,规定规范的考核办法,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我国护士整体素质。采取学校脱产教育,成人自学、电大、函授相结合,逐渐废除护士中专制,设立护士本科或专科制,以提高护理素质,全面做好系统化整体护理。

作者: 刘新霞,张华芬,刘志美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