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6期

浅谈内科住院失眠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失眠状况,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及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健康及生活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的自我评价有效率,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觉醒次数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结论实施心理护理措......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失眠状况,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及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健康及生活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的自我评价有效率,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觉醒次数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改善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  失眠;护理;心理护理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内科住院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困扰,同时也存在着来自经济和家庭方面的巨大心理压力,如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不愉快等;加之睡眠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有报道称失眠的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1—12月,入住我院内科患者在住院第2天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失眠程度和分类,睡眠自行诊断表。排除智力、语言及人格性障碍者入选失眠患者共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32~73岁,按入院顺序双数为干预组,单数为对照组,各39例。干预组进行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健康及生活指导等身心护理措施。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及常规护理。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让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能够正确对待疾病,尽可能地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鼓励病人做能够自理的事,让他恢复自信心,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失眠只是病人自己觉察到的症状,要警惕它可能掩盖着的重要疾病。为此,医护人员必须重视病人的主诉,询问是什么情况下开始的,失眠为什么持续存在,以往是否治疗及其效果如何;同时还应配合医生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和调查。

  1.2.2 饮食护理 失眠患者的晚餐要清淡,不宜过饱,不饮浓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饭菜尽量适合患者口味,多食水果和蔬菜,适当补充瘦肉、鸡蛋等。

  1.2.3 睡眠护理 首先,要鼓励失眠者建立有规律的休息制度,并从事适当的体育锻炼。其次,夜间失眠,白天就坚持不要打盹,午睡应该取消把应该睡的觉都留到夜晚,指导督促病人早晨一定要按时起床,不管精神如何不佳,都应坚持锻炼,久而久之便可显出效果来。睡前不要从事紧张和兴奋的活动;另外,热水浴,按摩均有放松精神的作用,从而促进睡眠;平日应定时就寝,上床就关灯入睡,形成条件反射,不要养成躺在床上看书或思考问题的习惯,有些人的失眠就是由此形成的。

  1.2.4 用药指导 失眠患者,对于催眠药物可能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有些病人过分依赖药物,每晚非服不可,越用剂量越大,另一些病人又过分恐惧催眠药物,宁愿痛苦地辗转反侧,连一片药也不敢服。要告诉病人,这两种均是错误的。要针对失眠的病因进行治疗,指导病人间断性使用催眠剂,以便充分发挥药效并减少副作用。护士和病人都应明确,用药的目的不是使睡眠依赖药物,而是以药物为手段重建睡眠的正常规律。由于现有的催眠药都可能发生药物依赖,故催眠药物要间断地应用,收到效果后就要果断停药。告诉病人,几晚睡不好觉对健康无多大影响,往往其后便出现自然的熟睡。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潜伏睡眠时间、睡眠时间、夜间睡眠中断次数、睡眠质量评分等指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由此可见,内科失眠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其睡眠质量。

  3 讨论

  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使自己习惯的生活节律彻底改变,大多数患者不适应这种新的生活环境,因此导致失眠。护理人员与病人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无微不至的关怀,积极对症处理,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减少内科住院病人的失眠率,以利病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积极应对疾病,促进机体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 阮宏伟1,邓相萍2Δ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