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7期

浅谈静脉输液操作及静脉穿刺技巧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静脉输液。技巧静脉输液是衡量护理技术操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病人治疗的满意度,是危重病人的生命线。下面就谈谈静脉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及一些技巧,仅供参考。1输液瓶的检查无菌输液瓶的检查:硬包装即玻璃瓶装的无菌液体检查是: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静脉输液;操作;技巧

静脉输液是衡量护理技术操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病人治疗的满意度,是危重病人的“生命线”!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这项技术,这是最基本的。下面就谈谈静脉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及一些技巧,仅供参考。

  1 输液瓶的检查

  无菌输液瓶的检查:硬包装即玻璃瓶装的无菌液体检查是: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拧,就是看瓶盖是否有松动;摇和倒转,看是否有絮状、沉淀物;照,是检查液体是否浑浊、变色、透明。那么软包装即塑料瓶装的无菌液体检查是: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挤,就是检查瓶体是否完整、有破裂、渗漏现象;其他的检查同玻璃瓶装[1]。

  2 药物的配制

  2.1 正确抽取药物 大都用7~12号针头,针头应置于安瓿的中部抽取药物,切勿用注射器的乳头直接抽取,以防吸入微粒。

  2.2 避免药物泡沫的产生 如像复方丹参、参麦、红花、银杏叶等易产生泡沫的药物,抽取时,针头的斜面应全面浸入药液中,而且一直保持斜面向下,加药前排尽针内空气,左手将输液瓶倾斜、固定,倾斜度以能全部浸过针头斜面为宜,使药液直接进入瓶内液体,不会产生泡沫,从而保证药物的足量供给。另外,配制或抽取像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这样的易产生泡沫不易吸尽的药物时,可先注入少量的空气,再将针头斜面向下抽吸,就可以完全抽尽且没有泡沫。

  2.3 加药时防止针头阻塞的办法 配制像青霉素、奥美拉唑、头孢类等小玻璃瓶的药物时,针头常被阻塞。我们可将针头斜面的背面以60°~80°接触瓶塞,以针头为支点用微力顺瓶塞凹进迅速穿过,这样防止阻塞的成功率可达98%左右,既提高了配药速度,又减少了瓶塞微粒污染。

  3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成功的穿刺,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笔者认为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理,常用“我要是打不上,别人都打不上”这句话鼓励自己,事实证明很有效果。(2)穿刺部位的选择。对于普通静脉,一针见血并不难,但对于特殊的患者和静脉,我们就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象烦躁好动、不合作的、尿频、腹泻等患者,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固定至关重要。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因为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导致血栓且患者活动不方便,除非迫不得已时选择足背或者小腿静脉,这些地方远离关节且对患者活动影响不大。可常规穿刺,针头固定好后,在距离穿刺点5~10cm左右处再用一条胶布固定输液皮条,以防患者活动时牵拉针头,另外,输液皮条管不要牵拉太紧,要给患者一定的活动范围。(3)正确评估静脉,对于血管条件非常差的患者,我们不要急于穿刺,先要认真评估血管,包括静脉的走向、深浅、粗细、弹性,如何进针,如何固定,肢体如何放置才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对于静脉特别短的,在穿刺点下2~3cm处进针,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的长度。(4)止血带松紧度适宜,过松时,压力增大,进针后血液外溢,造成患者情绪紧张、害怕,过松时,血管不充盈,达不到穿刺效果,另外,扎止血带时间也不能过长,有报道以40~120s为最佳穿刺时间。(5)不能拍打穿刺部位,尤其是扎止血带后,用力拍打,患者很是痛苦,且效果也不明显,我们可以用右手的拇指在穿刺的部位反复揉搓,力度以患者不感觉疼痛为宜,这样效果很好。(6)在腕关节以下的手背及手指指静脉穿刺时不主张嘱患者握拳,因为握拳时,手背肌肉拉紧,导致血管扁平,骨骼隆突明显,也增加了静脉的弯曲度,穿刺时若针头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后,由于血管轻微回张,那么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突出血管外,造成外渗现象。握拳还可以使皮肤呈横向走向,加大进针阻力,不利于穿刺,加重患者的痛苦,穿刺者可以握住患者的四指或五指下压使掌关节和腕关节呈微弯曲状,或者穿刺者可以用左手将患者穿刺手背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进针角度以40°~45°最好,这样减少斜面和皮肤接触面积,患者不感觉疼痛,进入皮肤后迅速下压针体以20°~15°进入血管。(7)进针角度的选项,教科书中,静脉穿刺进针角度是以20°~30°。据研究报道[2],一般病人可选择45°角左右进针,对老年人浅小静脉穿刺可选择35°角进针,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可选择10°~15°角进针,对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者,易选择>40°角进针,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选择10°~45°角进针;肘静脉、大、小隐静脉,选择20°~30°角进针;增大针头与皮肤间的进针角度,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这与注射时皮肤所承受的压力、针头斜面与皮肤接触的时间、神经血管分布、皮肤结构特点有关。据有关报道[3]:45°角进针成功率最高,60°角进针疼痛最小。

  4 特殊患者的穿刺[4]

  4.1 水(浮)肿患者 不需要扎止血带,我们要沉着、镇静,做到心中有数。先抬高注射部位或肢体,用手向四周挤压穿刺部位,暂时驱散皮下水分,使血管暴露后,立即消毒,在穿刺上方直接穿刺。

  4.2 末梢循环差、脱水、营养不良的患者 这类血管穿刺后回血慢甚至不回血,这时不要着急拔针或再进针,更不能反复挤压输液器,以免液体进入皮下造成局部肿胀。可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的衔接处,如有回血则穿刺成功;另外,一手固定针柄,另一手拇指在穿刺血管的上方离针头2~3cm向针头方向挤压,有回血则穿刺成功。有时凭感觉,我们平时要多细心体会。

  4.3 特别消瘦、血管硬化、弹性差,滑动、弯曲的患者 穿刺时止血带距离穿刺部位10~15cm,穿刺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血管的两端或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针尖直对血管以20°~30°角快速刺入,放平针体再缓慢进入少许,固定针柄。

  4.4 肥胖者 皮下脂肪厚,静脉细、深,要凭感觉触摸血管的走向、深浅、粗细。用指尖在穿刺的静脉处掐个压痕,消毒皮肤及右手拇指、食指,边进针边触摸。这类血管最好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

  4.5 对于血液粘滞度增高的患者 比如严重感染、败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选好静脉消毒后再扎止血带,迅速穿刺,见回血后,先打开调节器,再松止血带,调节器的位置要放置低些,以减少回血量,从而减少血栓阻塞针头的机会。

  4.6 易见回血的方法 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穿刺前将调节器调到紧贴莫非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放低输液瓶法,这两种方法成功率很高。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输液瓶的低位置,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高调输液器,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就很容易回血。

  5 拔针的时机和方法

  5.1 时机 输液瓶液体流尽,莫非滴管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

  5.2 方法 将调节器移到过滤器上缘处夹管。常规拔针是棉棒压住针头,那么血管也会被压瘪,针头就像刀刃与血管壁垂直,当棉棒继续按压时,针尾上提,向外拔针时,针头象刀刃损伤血管壁而引起疼痛和出血。向外拔针时,切忌用棉棒按压针头部,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快速拔出,然后用柔软的棉球迅速在穿刺点处纵向按压,或者用对侧手的鱼际肌按压,这样增加按压面积。按压时间一般3~5min为宜,凝血功能差的要按压20min左右。不能边按、边揉、边看。

  技巧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在工作中,我们要树立信心,同时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这样不断的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更有善于探索,掌握更多更好的穿刺技巧,更好地服务患者,也武装了自我。

【参考文献】
   1 张华.提高外周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4,20(11):58-59.

  2 谢玉凤.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与患者对疼痛感受性关系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B):41.

  3 马维润.改进手背浅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观察.中国疗养医学,2006,15(3):205-206.

  4 王晶.浅谈几种特殊病人静脉穿刺技巧.医学与护理,2008,(10).

  

作者: 车怀凤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