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8期

老年下肢骨折行石膏外固定后大出血1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分析1例老年下肢骨折行石膏外固定后大出血的原因。强调骨折早期固定的重要性,了解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关键词】骨折。早期固定。...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分析1例老年下肢骨折行石膏外固定后大出血的原因。强调骨折早期固定的重要性,了解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教会患者及陪护正确的翻身方法。

【关键词】  骨折;早期固定;老年;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在社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年患者将越来越多,7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科创伤主要原因是跌伤[1],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萎缩疏松,跌倒时更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跌伤占老年骨科疾病的61.8%[2]。作为一名骨科护士应熟悉老年人生理心理变化特点,了解老年人疾病发生发展特征,了解老年人生理生活特殊需求。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是记忆力差、反应慢、辨别力迟缓、灵敏度降低。患病老年人更是有忧虑、恐惧、危机感,怕自身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怕得不到满意的医疗护理,怕由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恢复健康感到厌烦,宁愿默默的死去。表现为:不配合治疗护理。我科2010年3月入院1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由于老年人突然从健康人转变成患者角色,加之对骨折的处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更对自己身体状况缺乏信心,患病后担心拖累子女和被他们遗弃,产生紧张、恐惧和孤独的心理。患者和家属不愿意配合治疗,导致病情的变化。入院第3天自行翻身出现左膝创口大出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大出血的原因。现对该患者大出血原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81岁,因左下肢下段外伤疼痛、肿胀伴功能障碍1个月,伴畏寒、发热1周入院。入院时:T 36℃,P 80次/min,R 20次/min,BP 110/87mmHg。表情淡漠、精神差。睑结膜苍白。左下肢外旋畸形,较健侧肢体短缩约3cm。伤处肿胀明显,近腘窝处可见两条约0.5cm长的裂口,深达皮下,压之有大量血凝块及坏死组织由裂口溢出,左膝关节活动障碍。X线:左股骨下段骨折,血常规示:Hb 66g/L。入院诊断为:左股骨下段开放性陈旧性骨折伴创口感染失血性贫血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伤肢石膏外固定、创口换药、积极输血、补充电解质、抗炎、补充营养等对症处理。

  2 结果

  治疗中病人极不配合,于入院后第3天自行翻身后出现左膝创口大出血。原因可能为:(1)骨折断端切割到腘血管。(2)坏死组织侵蚀血管壁。(3)可能是血容量补足后血压上升冲破血管壁。

  3 讨论

  3.1 大出血的原因分析

  3.1.1 与骨折早期未正确固定及处理有关 固定的目的是避免增加伤害防止在搬动过程中移动骨折断端而更多的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等,同时可减轻疼痛,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转运。对引起肢体显著畸形的骨折应用手力牵引患肢,使之挺直,然后固定。该病员早期没有正确的固定骨折处,使伤处皮肤很快被骨折断端移位刺破转为开放性骨折并出现了创口感染。由于创口感染、中度贫血、身体虚弱,暂无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只能积极的换药、伤肢予石膏外固定制动、补充电解质等对症处理。

  3.1.2 与病员在治疗中极不配合有关 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该病员入院时表情淡漠、其子女对她关心程度不够,家庭经济困难,老人长期独居生存质量不高。股骨骨折后,生活自理能力完全受限。入院后专科护士多次向老人、家属讲解伤肢石膏外固定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也反复教会老人和家属如何翻身,床上大小便时如何正确放置便盆。但患者不相信自己的骨折会好,更担心儿女的嫌弃,不愿意接受治疗。加之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对她关心程度也不够。医护人员虽然反复进行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指导,由于其病员、家属的极不配合,健康教育落实实在困难。该患者在自行翻身时,家属没有妥善托起伤肢,骨折断端切割到腘血管,是引起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3.2 对策

  3.2.1 作好健康教育工作,正确教会老人及陪伴正确的翻身方法 骨折病人卧床时间较长为病人翻身搬动身体时要注意保持两骨折断端的轴线呈一直线,在操作前要了解损伤部位和病情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主要是防止病变部位受压和扭曲以免使局部产生剪切力和旋转应力,四肢骨折的病人患肢局部应妥善支托固定使局部不受压也不悬空,下肢骨折病人行石膏外固定后,如是单侧翻身时应以健肢作轴翻转;如为双侧,则应将病人抬起悬空翻转。本病例老人自行翻身时无他人妥善托起伤肢虽然伤肢已行石膏外固定但还是在翻身后造成了骨折处伤口大出血现象。

  3.2.2 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作好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要建立老人生活下去的信心,帮助老人建立不畏老、不怕病的健康自我意识。让老人知道我们的社会为老人、贫困家庭、伤残人士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让老人及其子女知道有医疗保险,生病住院治疗基本花不了多少钱,我们具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取得老人的认可后可为老人争取社会帮助,消除其经济上的顾虑。让老人知道她的健康问题现在医学是可以解决的,让同种疾病恢复期的老人现身说法,多与其沟通交流。告知老人其各器官功能基本正常,消除其生理上的顾虑。其次,要做好老人子女的思想工作,让其子女陪伴,多关心老人,做到让老人感到子女的关心和愿望(希望老人活着)等,从而增强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医务人员要加强与老人及家属的沟通,理解老人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和不便。第三,适当要求老人完成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其有成就感,认为自己不是废人,她也可以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在建立起老人康复的信心后,再多次向老人讲解她所面临的问题,治疗方案及需她配合的事情,告诉她伤肢石膏外固定制动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3.2.3 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基础护理 老年人股骨骨折后,因反应迟钝,对伤后症状不敏感,病情往往发生变化。护士要随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血压、脉搏、呼吸、伤肢血液循环情况、肿胀情况、感觉运动。在观察中要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如有胸闷、心慌等不适,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同时该高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应适当补充钙剂。入院时患者已是感染失血性贫血,为了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促进骨折愈合,指导家属适当为患者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为保持大小便通畅,指导患者多喝蜂蜜水,以防治便秘。

  4 小结

  通过本病例的讨论,提示了骨折早期的处理重要性,提出了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骨科患者的不同情况,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护理中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活动,要从言谈举止和服务质量入手,理解老人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和不便。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严谨准确的护理操作取得老人的信赖,增加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他们从不良的心理环境中解脱出来。因为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柱,所以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在骨科工作中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蒋伯均,宿飞.上海黄埔区骨折住院病例伤害状况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3,19(3):185-186.

  2 朱向辉,李卫平.363例锁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4,18(4):275-276.

  

作者: 袁小叶,刘桂珍,罗 俊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