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8期

肺减积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胸外科自2006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肺减积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共22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肺功能的恢复,在护理方面取得临床效果。经内科治疗效果不明显。由于病理的改变在于气管、支气管和肺失去弹性,使肺内分泌物不能有效清除,所以护理工作保持呼吸道通畅,辅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肺减积术;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

胸外科自2006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肺减积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共22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肺功能的恢复,在护理方面取得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22例,男19例,女3例,年龄47~72岁,平均60.5岁,所有病人均有明显气急,呼吸困难。经内科治疗效果不明显。胸部ECT肺通气血流扫描以确定肺气和通气血流不均。其中7例患者入院时需半卧位吸氧。本组按MODIFID reseavch counil of gyeat byt tian,气急分级标准,4级6例,3级7例,2级9例。

  1.2 术前准备 全组病例术前均常规做心电图、胸部X线片、胸部CT、血气分析及核素扫描肺上部和外带因有通气血流不均匀区存在。术前所有病人均停止吸烟2个月以上,未用激素药物。

  1.3 手术资料 (1)为麻醉前放置硬膜外导管,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单侧慢阻肺为主要采用液中线小切口,双侧慢阻肺采用双侧前内侧切口,双侧慢阻肺应先做病变重的一侧。(2)根据术前的核素通气血流扫描可初步确定切除范围,可通过术中观察以相互印证。(3)单侧慢阻肺减少肺容积的20%~23%,双侧慢阻肺各减少肺容积的20%。肺断面4号线间断交替褥式缝合,再间断包埋。(4)术后从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

  1.4 结果 术后2个月随访病人气急、呼吸困难感觉明显改善。气急分级比术前上升2级者16例,1级6例。能慢步行走,做轻度家务劳动,术后肺功能改善,SaO2>95%。

  2 讨论

  慢阻肺的病理改变主要在气管和支气管,肺气肿病理改变主要在呼吸细支气管,直至肺泡。由于病理的改变在于气管、支气管和肺失去弹性,使肺内分泌物不能有效清除,所以护理工作保持呼吸道通畅,辅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空气的污染、病毒、细菌感染后反复出现,使小气道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做痰细菌培养针对细菌治疗而临床更显效。肺减积术治疗阻塞肺的机制:(1)肺弹性收缩力增加,气道直径增加。(2)增加了胸廓容积缩小,膈肌上升,肺活动度增加,增强了呼吸肌作用。(3)肺通气血流重新分布,肺弥散功能得到增加。(4)血流动力学改善,胸膜腔负压变大,肺血管阻力下降,右心负荷下降,使回心血量增加。

  术前血气分析都有轻度呼吸功能差:SaO2>85%,PaO260~50mmHg,PaCO2>50mmHg,BE正常2.5±。术后1周血气分析:SaO2>95%,PaO255~45mmHg,PaCO2>45mmHg,BE 2.5±。比较说明SaO2上升,PaO2上升,PaCO2下降,BE 2.5±无变化。

  由于慢阻肺从病理上存在肺功能差,全麻后喉头水肿,气管分泌物增多。虽然采用中、小切口,但手术也造成胸廓的稳定性及肺的顺应性更加重降低。所以加强对肺减积术后治疗和护理是更为重要[1]。术后4h后让病人半卧位,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的负压波动、引流量及颜色。一般情况稳定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术后第1天适当叩背排痰。通畅气道:气道阻塞多由呼吸道炎症、分泌物潴留,异物或支气管痉挛所致。解痉、化痰、利痰,雾化吸入,鼻导管吸痰,鼻塞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呼吸机给氧。术后观察心电图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及时发现仔细分析,有效处理,减少并发症,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2]。

【参考文献】
   1 王秀军.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多因素分析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9(9):63-64.

  2 付秋红.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诊断胸部手术后早期低氧血症.上海医学,1998,21(6):343.

  

作者: 罗家华,洪淑玲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