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12期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护理体会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它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将一球囊导管放置在胸主动脉部位,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以增加冠状动脉的灌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用以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左心室功能,从而提高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抢救......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护理体会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它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将一球囊导管放置在胸主动脉部位,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以增加冠状动脉的灌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用以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改善左心室功能,从而提高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IABP常应用于心源性休克、顽固性不稳定心绞痛,高危病人的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等,随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器械和装置不断更新,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发症显著下降,现已成为抢救心源性休克、心脏直视手术后不能脱离人工心肺机、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心脏衰竭等重危病人的有效手段,在心脏外科和心脏内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例,男7例,女1例;年龄51~73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6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例,均发生心源性休克。8例病人均经股动脉穿刺置管。在无菌操作下插入气囊导管,球囊置于左锁骨下动脉2~3cm的降主动脉内,连接主动脉球囊反搏机。初始以1:1的心电或压力触发模式进行反搏,然后逐步调整到1:2、1:3,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停用IABP。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手术前应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消除病人及家属的顾虑,取得配合。为病患抽血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凝血指标、血型,做好碘和青霉素过敏试验,并选择无破溃瘢痕的股动脉穿刺置管部位备皮。建立有效可靠的静脉通路,检查IABP相关设备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准备好急救药品及仪器。

  2.2 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认真配合术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术者,随时做好抢救配合工作。遵医嘱调整触发模式、反搏比例等。

  2.3 术后护理 进一步加强心理护理,放置好球囊导管后即可拍胸片以确定导管位置。密切监护以确保反搏触发信号清晰。术后病患应采取平卧位,头部可适当抬高,不宜超过30°,避免穿刺侧肢体屈曲,给患者置气垫床,下肢每4h做被动性功能锻炼1次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应及时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情况,30min检查1次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观察皮肤温度、颜色,做好穿刺部位的护理,防止切口感染。密切观察IABP辅助循环运行情况,详细记录病患24h出入量,监测血电解质、尿比重,了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以免增加心脏前负荷,加重病情[2]。

【参考文献】
   1 高敏.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观察与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53.

  2 石丽.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2):720-722.

  

作者: 王伯宇,刘振香,谢 芳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