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12期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预防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深静脉血栓。护理静脉血栓是指因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等原因致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绝大多数的深静脉血栓发生于下肢,栓子脱落可导致肺血栓栓塞症而危及生命。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因久病卧床,......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外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预防;护理

 静脉血栓是指因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等原因致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绝大多数的深静脉血栓发生于下肢,栓子脱落可导致肺血栓栓塞症而危及生命。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因久病卧床,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及久做不动或由于静脉直接损伤等,易形成深静脉血栓[1]。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现对有关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预防以及护理报告如下。

  1 形成原因

  1.1 术前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患者是深静脉血栓(DVT)发病的高危人群。进食少、腹泻、补液量不足、出汗多,使血液粘滞性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流缓慢也可导致DVT的发生。

  1.2 手术中麻醉 导致周围静脉扩张,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使静脉回流减慢。同时,麻醉使静脉壁平滑肌松弛,内皮细胞受牵张而胶原纤维暴露,也是手术后易发生深静脉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手术本身创伤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 手术导致组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促使凝血因子活化,血液凝固度增高;手术还可引起血小板增多,粘附性增强易于聚集。术后不恰当地应用止血药物,使血液的凝血机制发生改变。

  1.4 术后长时间的卧床 下肢缺乏运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影响小腿肌肉的泵功能,下肢丰富的静脉窦亦使血流停滞而形成血栓。同时麻醉作用增加了下肢静脉的容量,制动后静脉血回流明显减慢,从而增加了DVT的发病风险。

  1.5 静脉输注有刺激性的液体及药物 如高渗溶液、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以及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皆可造成静脉壁损伤而诱发血栓形成。术后由于一侧上肢需要监测血压,故增加了下肢静脉穿刺输液的机会,从而增加了机械性损伤血管内膜的机会。

  1.6 其他因素 原发性高凝状态、血型(A型血人群DVT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血型人群)、感染、吸烟、化疗等因素。

  2 预防措施

  2.1 环境 尽量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以利于静脉回流。

  2.2 饮食和活动 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多食含纤维素食物,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适量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逐日增加活动量。术前、术后禁食、禁水的患者,注意补充液体,防止血液浓缩。

  2.3 术后预防 术后卧床期间,定时变换体位,每2h 1次,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指导并监督患者做下肢主动肌肉运动,包括髋、膝、踝关节的伸屈运动。被动的肌肉按摩和关节活动。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术后督促病人深呼吸,每小时10~20次,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

  2.4 输液操作的预防 术中及术后最好选择上肢静脉输液,因上肢静脉回流好于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低于下肢。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勿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以减少机械性损伤。输液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并要防止各种微粒进入静脉通道形成微栓。

  2.5 严格禁止吸烟 烟中尼古丁可导致末梢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管内膜变化引起胆固醇沉积。

  3 护理措施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监测患肢皮肤温度、颜色、患肢末梢血液循环、足部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有无下肢肿胀和胀痛,必要时每日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至少2次,患健侧比较,若发现两侧下肢的周径相差在0.7cm以上[2]的应及时通知医生。

  3.2 患肢的护理 患肢早期应抬高避免过度活动,切忌按摩挤压肿胀的下肢,以免栓子脱落而引起其他部位的栓塞。密切观察肢体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抬高患肢20~30cm,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供血障碍,局部压迫易引起缺血、缺氧,要注意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及时更换已污染的床单,防止褥疮。同时注意患肢保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组织缺血、缺氧、皮温变冷、以肢端为重,皮肤可出现青紫花斑,应注意保暖。可用50%硫酸镁热敷,温度38℃~40℃,以缓解血管痉挛,有利于侧支循环建立,起到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的效果[3]。

  3.3 肺栓塞的护理 肺栓塞是下肢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恐惧感等症状时,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支持性护理。如生命体征的监护,高流量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等。同时安慰患者,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避免剧烈咳嗽。

  3.4 溶栓治疗的护理 按医嘱应用溶栓和抗凝药物,每天在固定时间服用抗凝药。在此期间应严密观察有无临床出血倾向和出血发生。注意有无牙龈、皮肤、黏膜的自发出血。观察尿液、大便、痰液的颜色等,定期进行凝血时间检测。

  3.5 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忧郁或烦躁、易怒等情绪。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主动真诚地与患者交流,告之其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过程,耐心开展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更好地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所致,认真评估患者发生DVT的风险率,严密观察早期症状,并采取积极预防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DVT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 候黎莉.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进展.现代护理,2008,14(3):327-328.

  2 王文杰.外科围手术期病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4:490.

  3 章左艳,陈海燕.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进展.上海护理,2007,5:64.

  

作者: 惠艳红,王文文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