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期

二尖瓣置换术后并发心肌梗死患者1例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总结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认为针对患者心理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促进病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手段,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有针对性地做好心......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总结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认为针对患者心理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促进病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心肌梗死;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高层次护理手段,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有针对性地做好心脏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现通过对本科收治的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并发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其顺利脱机转入普通病房的案例,说明心理护理对病人辅助治疗和康复的作用。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反复活动后胸闷气急十余年,加重4个月余入院。患者10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急,伴咳嗽及咳少量白色痰,同时有双下肢水肿。视物模糊,夜间偶有盗汗,此症状反复于剧烈运动后出现,日常活动无影响。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狭窄伴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伴轻度肺动脉高压;左房血栓;房颤;心功能二级。于2010年3月3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左房取血栓术,术中顺利。术后转入ICU,给予常规监护治疗。术后次日上午拔管,鼻导管吸氧。下午3点突发呼吸困难,发绀,胸闷,血气结果显示氧分压下降。评估后给予紧急床边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患者出现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给予针对性治疗护理,病情稳定后于2010年3月9日拔除气管插管,转普通病房。

  2案例特殊性分析

  心脏术后的患者因病情危重,引流管多,术后需转入ICU进行监护,以帮助病人顺利渡过危险期。但由于ICU的环境因素、患者的病情反复、手术的创伤、经济负担加重,导致有些患者出现异常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治疗。就本案例而言,患者除了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共同原因,还存在以下特殊原因。

  2.1再次气管插管此患者在顺利拔管当日下午出现前壁的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发绀,胸闷伴有濒死感,血气结果显示氧分压下降。评估后给予紧急床边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再次插管后患者遭受到再次的打击,心理上会出现绝望、无助等心理反应。

  2.2镇静镇痛使用呼吸机支持的病人本科均给予镇痛镇静支持,并要求RASS评分-2~-3分,这有助于增加心脏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呼吸机抵抗,防止患者因烦躁增加心律、血压、耗氧等。但此患者有左心衰的表现,血压低,且对镇静剂很敏感,少量使用会引起血压明显的下降。所以,在呼吸机支持期间,患者无法通过借助药物作用这种常规方式得到很好的镇静,严重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配合,而患者的配合对疾病的转归尤其重要。

  3心理分析

  3.1紧张恐惧患者在顺利拔管后突发左心衰竭,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胸痛、胸闷、伴有濒死感,经评估后,需要再次气管插管。原本患者在顺利拔管后,看到了康复的希望,却又经历了再次气管插管,醒来后易产生紧张、恐惧感,觉得自己的病情加重了,没有希望了,会出现心理上的崩溃,以至于患者和我们交流时写到:“我这次肯定好不起来了”,明显地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情绪。

  3.2烦躁焦虑机械通气后出现语言交流障碍,表达不充分。患者表现出因不能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而烦躁。沟通障碍时患者会体验更多的负性情绪反应,是焦虑的主要原因[2]。同时由于病情危重且出现反复,一时又无法脱离呼吸机,患者常常表现出不能忍受,加之患者忧虑自己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表现地更加焦虑烦躁,甚至不配合治疗,“我要出院,回家,家里没钱了。”患者和我们交流时写到。

  3.3忧郁与孤独产生孤独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亲人陪伴或不能说话。监护仪的报警声给患者持续的单一刺激,使患者渐渐丧失时间概念,无法准确确定时间。另一方面,这些刺激又会影响患者的睡眠,使患者产生忧郁。实验证明,睡眠剥夺2~5天后,会出现焦虑、多疑、定向力障碍,有时会出现错觉、谵妄等精神症状[2]。“家里人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不来看望我”患者写到。

  4护理对策

  4.1帮助病人重塑信心恐惧可以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机体缺氧状况加重,加重心脏负担。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尽力排除引起紧张的各种因素,告诉患者再次插管的原因,要主动地和病人交流,哪怕是一点点好转也要主动的告诉病人病情,不要回避病人,回避只会加重病人的疑心。医护人员注意和病人的目光交流,微笑服务。关切的目光、和蔼的语言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让病人恢复战胜疾病的信心,相信自己,相信医护人员。当病人恢复信心以后可以看出病人很努力地配合治疗,表情放松。病人在交流中写到“我感觉越来越好了”便是最好的例证。

  4.2注重沟通,了解病人所需医务人员尽可能和患者多接触,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表达,在交流中,语言通俗易懂,速度要慢,与患者建立有效的交流方式,可用手势、书写、摇头、面部表情等方式表达,更多地理解患者的感受,及时发现患者的需求,并给予必要的解释,想办法减轻患者身体上的不适。起初给病人吸痰时患者表现出极大的愤怒、不配合,甚至反抗。经过耐心的解释后,当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用意以后,就会很配合的进行呼吸锻炼,咳嗽咳痰。有痰时还会主动要求护士帮助吸除。

  4.3环境安静舒适,减少不良刺激降低光和噪音的影响,病房内光线应柔和,仪器音量要适中,医护人员不应在病房内大声说话,尤其在操作治疗过程中动作、声音应轻柔。护士可以主动告知病人日期和时间,帮助病人恢复时间、空间观念。

  4.4利用家庭支持系统家属探视时医护人员可以让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对疾病预后和经济、家庭等方面的忧虑,积极配合治疗。

  5总结

  心脏术后患者精神极度紧张,不良的心理反应不利于患者的恢复。临床上及时准确分析患者心理,针对性地选择、调整、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加治疗信心,使患者顺利地渡过危险期,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有效的心理护理,还可使病人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及对手术治疗的安全感,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缩短了围手术期的 ICU 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3]。

【参考文献】
   1沈美亚.ICU中心脏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0,15(5):379-380.

  2王曙红,蒋冬梅.机械通气舒适护理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06,21(13):76-77.

  3王磊,王丽范.对术后病人入住ICU 的心理护理.黑龙江医学,2007,31(9):707-708.

  

作者: 胡旭燕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