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期

综合护理对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效果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针对前一年本院攻击行为发生的病例较多,发生率44%,从2009年8月起严格实施综合护理。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后,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率明显减少(1。结论恰当的综合护理能减少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针对前一年本院攻击行为发生的病例较多,发生率44%,从2009年8月起严格实施综合护理。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后,精神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率明显减少(1.8%)。与前一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恰当的综合护理能减少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综合护理;精神病人;攻击行为

  精神病人紊乱行为中,攻击行为非常常见,表现为攻击他人或自己。一些潜在性攻击行为往往使人难以预料,以致病人行为得逞。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视,轻者致伤,重者致死,有的引发医疗纠纷。本院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从2009年8月起,对病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统计2008年7月—2009年7月期间本院住院病人发生攻击行为共38例。同期住院857例次,发生率4.4%,其中精神分裂症34例,情感性精神病1例,酒精中毒性精神病1例,癫痫性精神障碍2例,均为男性,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1.2岁,住院时间1个月~36年,平均住院时间20.81个月,病程1~34年,平均病程14.63年。1例自伤,2例自缢,1例攻击医生,4例攻击护士,30例攻击病友。

  1.2方法2009年8月起全院对住院精神病人实施严格的综合护理。

  1.2.1管理层加强管理管理层充分肯定护士的价值,使护士安心本职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提高护士风险意识,让其掌握防范风险的方法,明白提高工作能力,加强责任心,杜绝差错事故,是防范风险的基础。

  1.2.2加强危险品管理病房环境安静,室内陈设简单,不留有任何危险品,如刀剪、石块、绳索等。病人鞋带剪短,裤带短,不超过20cm,每天安全检查,范围为病房每个角落,实在是没法消除的,护理人员加强监管,只要有病人在就有工作人员在。

  1.2.3搞好护患关系对病人关心尊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的基础。鼓励病人配合治疗护理,进行沟通;对施暴行为有伤情的,妥善处理,陪同病人向受伤者致歉,以恢复人际关系;若关系依然紧张,则暂隔离。

  1.2.4暴力行为发生时的护理以简单直接的语言提醒病人暴力行为的后果。当不能制止时,暂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安置隔离室或保护性约束,病人安静后给予解释限制及约束的必要,并进行沟通及鼓励病人配合治疗护理[1]。

  1.2.5预防暴力行为发生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工作人员与病人在一起,了解暴力行为发生的先兆:如病人出现攻击,辱骂言语,坐立不安,动作快;激动、不满、气愤;挑剔、抗议、要求多;幻觉妄想加重。此时要妥善处理,避免刺激病人。语调温和,转移病人注意对象,避免正面冲突,适当满足病人要求;同时设法寻求救援,解救危机[2,3]。可引导病人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和宣泄,增强控制行为能力。

  1.2.6对攻击事件的总结对每例攻击事件,在班护士详细交班,报告护士长。组织病房人员讨论、分析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改进工作。

  1.2.7定期组织护士业务学习针对特殊病人护理方法讲课,让低年资护士加强学习,自觉学习,提高护理技巧。

  2结果

  综合护理前同期住院人数857例,发生攻击行为例次38例,发生率为4.4%;综合护理后(2009年8月—2010年7月)同期住院人数988例,发生攻击行为例次18例,发生率1.8%;相比前一年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3讨论

  产生攻击行为病人多为精神症状所致[1]。如被害妄想者攻击目标人,自罪妄想者攻击自己,幻听者按指令行事。药源性锥体外系症状可诱发对医护人员的攻击;护理人员态度粗暴可激惹病人攻击行为;对一些事情处理欠妥可增加攻击行为发生。且这种病人攻击行为常突然发生。因此加强病情观察,加强与患者沟通以了解其病情尤其重要。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人员紧张不到位可导致工作混乱,责任不明确而增加攻击行为发生。有的病人攻击行为事先预谋,行事周密,因此需特别注意;有的意外事件可发生些前驱症状,只要细心留意,提前预防可避免意外发生;对各种意外、特殊情况的应对方法正确与否,常可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加强学习,掌握应对技巧非常重要。本院精神病人攻击对象多为病人,因此要重点加强病员组织管理,根据病情施以适当的护理,且要不断总结经验,向有经验的资深护士请教学习。意外事件防不胜防,因此仍需时刻警惕,严密监护,特别中、晚班,15min巡视1次、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做好妥善处理,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攻击行为的伤害降到最低。总之,对精神病人施以恰当的综合护理,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淑清.精神科护理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2-73.

  2王建芳,陈海梅. 精神病人攻击性暴力行为的护理.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1.

  3郭秀珍,西登彬,李秀玲. 新入院精神分裂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8):752-753.

  

作者: 李花萍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