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4期

浅谈护士心理健康及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当代护士不但要求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技巧。而护士的工作又由大量平凡、琐碎、繁重、重复的生活护理内容组成,专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事业的竞争,致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护士不仅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康向上的心态和充沛的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当代护士不但要求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技巧。而护士的工作又由大量平凡、琐碎、繁重、重复的生活护理内容组成,专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事业的竞争,致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护士不仅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康向上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

【关键词】  心理健康;措施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与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不但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还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

  1 护士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由于特定的活动领域,使护士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护士的职业心理,是护士对本职工作的价值、意义等方面的思考,及其在本职环境下形成的特殊情感、观念及意识状态的综合。

  2 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2.1 来自职业的压力

  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繁重,给护士造成体力上的压力,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重,需要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给护士造成智能上的压力,“三班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生物钟节律,长期超负荷工作(脑、体并用的劳动),造成护士心力和体力同时过度支出。

  2.2 护士工作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医疗卫生系统中,护士的工作相对较辛苦,而报酬却相对较低,其劳动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其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在马斯洛关于人的五种需要中最重要的是精神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人尊敬的需要。护士工作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评价,必将会给她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这种心理失衡的现象会大大削弱护士的积极心理因素,而表现出对病人和工作失去热情。而且,在医院护士被动地去执行医嘱,极易导致护士心理失衡。这样,护士心目中的为病人服务,为治疗着想的工作热情必会受到挫伤。

  2.3 护士的工作超负荷

  护士职业责任重,工作量大,经常轮班作业,在与病人及家属的接触中有时得不到理解甚至受到威胁等。所有这些,在护士心理上产生了较强的负性效应。

  2.4 来自特殊的工作环境压力

  医院中充满了应激源,护士经常面对的是饱受病痛折磨、病情变化莫测的人群,面对生死弥留、骨肉分离的悲惨场面,让护士感到悲哀、无助、压抑,这些负性心理在短时间内难以摆脱。

  2.5 护理心理学知识匮乏

  护士接受心理知识培训不足,缺乏医学心理学常识,护士不了解各类病人的心理,也不会及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要求每一个医务工作者要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健全自身的心理,了解病人的心理。

  2.6 社会心理支持不定

  护士为病人付出辛苦劳动,有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再加上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问题上的不合理,使护士心理上失去了平衡,产生“失落感”。

  2.7 环境因素

  护理人员缺编,临床第一线护士超负荷劳动,劳动报酬不合理等因素,使一些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跳槽”改行。

  2.8 人际关系

  院领导对护理工作支持,对护士关心,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情绪。由于传统的偏见,个别人把护士看作机械执行医嘱的“工具”,使护士产生“医贵护贱”的想法,不安心工作。

  3 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3.1 护理管理者应关心、重视护士

  要给护士一种宽松、愉悦、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培养缜密、热情、精细、顽强、幽默的工作团队,通过具体的心理减压措施,如定期组织运动比赛、野外郊游、文艺表演等,放松心理,缓解压力并定期聘请专家进行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对于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和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护理管理者应经常倾听护士的心理感受和工作中的压力,及时进行安抚、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建立护士自己的支持组织,如护士心理咨询室、护士娱乐活动中心等。在护士感到身心疲乏时,可以宣泄和调节情绪,放松身体,消除疲劳。

  3.2 使护士掌握适合自己放松的技巧

  (1)应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摆正心态,既然选择了护士这个行业,就要认识护理的重要性和价值性,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责任心、细心,充满爱心,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做一个病人喜欢的好护士,病人满意了,护理得到了肯定。(2)护士自身还应刻苦钻研业务,各种护理技术应娴熟,使病人早点康复出院,自身也有成就感,能得到病人家属的信任和尊重。(3)应积极主动学习相关心理卫生知识,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正确处理工作、生活和学习各方面的关系。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和正视压力,在工作中逐渐培养自身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信,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使心理处于平衡。(4)认真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当感到压力过重时,需积极采取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可与有类似经历的人、与关心自己的家属、朋友倾诉,使自己的苦恼通过谈话得到宣泄;使自己感受到同志之间的信任、支持与帮助,同时还能够灵活运用沟通的技巧处理好护患关系。(5)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其中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常规的运动锻炼及充足的休息最为重要。培养轻松、健康的业余爱好,如唱歌、打球、做健美操、画画、书法等。工作中得不到的满足由业余活动来补偿,通过参加文体活动起到松弛精神,促进健康的作用。

  3.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调节神经的弛张度

  必要时可以激励,在不影响整体工作的情况下,尽量使护士在班内全身心投入;班外完全放松,恢复精力,白、中、夜班尽量合理,以减轻长期上夜班对神经、心理方面的影响,使护士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与家人团聚。同时要适当的提高护士待遇。

  护士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为医院赢得声誉,才能推动护理事业进一步发展。

  

作者: 陈 飞作者单位:519000 广东珠海,珠海市人民医院急诊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