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5期

脑卒中舌态的动态变化规律及辨证施护导向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脑卒中。动态变化规律。而舌色的变化与血液循环的改变及细菌毒素的侵入以及生理失调、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有着明显的关系。舌诊是中医辨证施护的重要一环,舌象可反映人体内气血、脏腑、阴阳的病理变化,因而舌象的变化,能确定正气之盛衰,病邪之深浅,邪气之性质以及病情之进退。...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脑卒中;舌态;动态变化规律;辨证施护

 舌诊为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近年来,已被国内外医学界所重视和研究,认为舌的润燥可作为全身水液代谢的客观指标;而舌色的变化与血液循环的改变及细菌毒素的侵入以及生理失调、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有着明显的关系。舌诊是中医辨证施护的重要一环,舌象可反映人体内气血、脏腑、阴阳的病理变化,因而舌象的变化,能确定正气之盛衰,病邪之深浅,邪气之性质以及病情之进退。临床实践证明,中风病人的舌象变化迅速而明显,能客观的反映病情,舌诊已作为辨证施护中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同时也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中风病是由于风、火、痰、瘀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致使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产生。临床中常因发病时期的不同,致病之邪气不同,以及脑髓神经受损程度的不同而又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中经络一般多与风、痰、瘀三邪为主致病,中脏腑多与风、痰、火三邪有关。中风之初期多由风、火、痰、瘀而致病,而中风之后期多以虚(气虚、血虚)、瘀之邪为主[1]。中风病虽总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但早期多以邪实为主,后期多以本虚为重。正因为中风病中其致病邪气的多样,病机演变的变化多端,更与患者发病病因不同,素体之差异,而致舌的表现差异明显。不仅舌质、舌苔变化多样,而且更有舌体的形态改变[2]。

  1 舌态病变的表现种类

  1.1 舌强

  指患者舌体强直僵硬,舌体运动不灵活,以致出现语言蹇涩。同时可见口角流涎,发音含糊,甚至失语。如轻微发作为中风先兆,重度发作为中风病急性期。

  1.2 歪斜舌

  指舌体伸出时偏于一侧,或为左偏,或为右偏。一般而言,中风病灶在左侧,伸舌向右;病灶在右侧,伸舌向左。

  强舌及歪斜舌多见于风证、火热证及痰证,多因肝阴不足,肝阳暴亢,上扰脑络,脑之血脉为之梗塞缺血或破裂溢血[3]。此期病人多为中风后脑水肿高峰期。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准确执行医嘱,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平卧或侧卧,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居住的环境宜安静,选择坐南朝北的房子。烦躁不安病人应加床栏、护栏,适当约束。尽量减少病人的搬动,防止头部震动,肢体保持良好位置。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意识清醒能进食者可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忌肥甘、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饮食,如牛奶、菜汤、米汤、豆浆、藕粉等,4~5次/d。或给予中药黄藤、钩藤、菊花等泡水内服,以补气祛风、降压逐水、润肠通便。对于有尿潴留或失禁者,应保留导尿,定时膀胱冲洗与会阴护理,监测尿量及水、电解质变化,注意潜在并发症的发生[4]。

  1.3 短缩舌

  指舌体紧缩不能伸长。此类舌态多见于中风而失语者,体检时,患者只能张口,不能伸舌。

  1.4 舌纵

  舌伸于口外,难以内收,甚至完全不能收缩入口。

  1.5 麻痹舌

  舌体麻木而运动不灵活。大多为肢体偏瘫侧的舌体麻木,亦有全身麻木或局部麻木者。麻痹舌多见于中风痰阻血瘀期。

  舌纵、短缩舌或麻痹舌表现为中风之危候。多与红绛舌、紫暗舌相伴。并见神昏、气粗,喉中痰鸣,面红耳赤及舌体枯燥,或二便失禁,或尿闭不通,为痰浊、痰热蒙蔽清窍所致[5]。病人脑水肿明显好转,病情趋于稳定。除遵医嘱给予治疗外,护理上主要是不失时机地采取多种康复护理措施,包括药物、针灸、推拿按摩、心理疏导、全面细致的生活护理,尤其是加强肢体障碍的康复护理。大多数病人在此期出现大便干燥,保持大便通畅非常重要,可以用肥皂水灌肠,同时用中药黄芪、丹参、菊花等泡水内服,以益气健脾,化痰祛湿活血。饮食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山楂、黑木耳等或桃仁粥、灵芝三七山楂饮。忌食具有涩血作用的食物,如乌梅、苦瓜、柿子、石榴、花生米等[6]。

  1.6 颤动舌

  指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控,为中风病气血两虚,阳损津伤,导致筋脉失于温煦和濡养,故舌体颤动难安。多见于老年人中风,年迈气血两虚,阴阳俱损,脏腑均衰,故虚风内动,舌体颤动不已,由于气血、阴阳、脏腑的虚损均为较漫长的过程,所以治疗难以短时间内奏效[7]。

  1.7 痿软舌

  指舌体肌肉软弱,屈伸无力,痿废不灵。中风病日久,气阴两虚,筋脉失养所致。患者羸弱,瘫侧肌肉萎缩,四肢软弱,倦怠乏力,多见于中风病风痱[8]。

  1.8 吐舌

  指舌伸出口外,难以回缩。多见中风日久,正气衰竭将绝之危象。

  吐舌、颤动舌及痿软舌多见中风后遗症期,均为气血两虚,肝风内动之象。病人的病情大多数处于恢复期,中医辨证气虚日趋明显[9]。应合理饮食调护,戒烟戒酒。以中药黄芪、太子参、菊花等泡水内服。选用补气药膳调养身体,如小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肝、鸡肉、鸡蛋、马铃薯等。建议常吃人参乌鸡汤或人参枣米饭。可同时选食含丰富铁、锌及钙的食物。如鱼、肉、蛋、猪肝、乳类等。忌辛辣、燥热、酒类等生火动血之品,以免出血。除观察生命体征、检测血压变化、积极控制高血压、防止复中风外,要求病人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用脑过度和突然用力过猛,护理更趋于肢体障碍功能恢复的综合康复训练。病人多失志悲伤,易怒、易忧,应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刺激。应用“喜胜忧”的方法,可采用语言引导、暗示、谈心、听愉悦欢快的音乐等方法。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相结合,制定合理科学的康复护理计划,动作难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美化病室环境,尽量选择宽敞明亮、通风透气良好的病房,依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摄生方法,遵循自然界四时变化规律,教会病人起居调养锻炼之术[10]。

  2 舌态病变的辨证施护导向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兮,又为脾之外候”。舌体血脉极其丰富,心主神明及脾胃功能的关系甚密[11]。舌态病变,综上所述表现为8种,各类舌态变化均有明确的辨证施护导向。中风发病,不外乎宏观上人体阴阳失衡,气血逆乱,脏腑偏胜,微观上脑络淤梗或破损溢血[12]。故舌诊可以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的病变,舌态是舌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故舌态的变化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2.1 中风先兆期

  若见轻微之强舌伴有发音稍含糊或感觉舌麻、舌痛者,或弄舌而不自主,应告诫立即就医或指导其进行专科检查,以防止中风发作[13]。

  2.2 中风急性期

  可见舌强语蹇,舌体歪斜为肝阳暴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中风骤发,如见纵舌、缩舌或麻痹舌均为重危之证,需结合其他体征立即救治[14]。

  2.3 中风后遗症期

  舌态见颤动、痿软或吐弄,均为气血两虚,肝风内动之象[15]。

  舌态的变化,虽有明确的辨证施护导向性,但要达到精确辨证,指导中风病的施治用药,还需结合舌诊中望舌质之神、色、形的变化;望舌苔之白、黄、灰、黑,只有这样才能判断正气盛衰,分辨病变深浅,区别病邪性质,推断病情进退。临床上,望舌还必须四诊合参,结合头颅或MRI摄片,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对中风病做出更为准确的辨证施护[16]。

【参考文献】
   1 杨牧祥,于文涛,王少贤,等.缺血性中风患者舌象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46-48.

  2 王东坡,王琦.论体质分类研究的源流及其科学意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6):374-376.

  3 王晓峰,刘淑霞.浅谈望舌在中风病诊治的作用.陕西中医,2001,22(2):97-98.

  4 陈晓峰,巩文娟.123例急性中风病人舌象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07,5(12):1273-1274.

  5 赵卫东,尚雪瑞.舌象与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病位的关系.中医中药,2008,46(15):255-256.

  6 张凤霞.舌诊在中风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9):1925-1926.

  7 武哲丽,陈群,徐志伟,等.舌象动态变化规律初探.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2):157-158.

  8 冯月娟,张建芳,张国良.112例肺癌中医证型、舌象与病理分型关系初探.中国中医急症,2004,13(7):446.

  9 李凤陈,李萍,李凯,等.舌诊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中医药学报,2001,29(4):60.

  10 王发谓,刘毅,王志宽.高血压病患者舌下络脉的对照观察.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12(4):455.

  11 曾秀池.试述舌象的现代研究.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2):799.

  12 李秀慧,胡建华,杨宇,等.63例SARS中医证候群的动态分析.中国中医药结合杂志,2003,23(8):569.

  13 何刚,冯子驹,卢静,等.中风病症侯分布及动态变化研究与探讨.中国中医急症,2007,16(6):686-687.

  14 于红梅.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分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临床探讨.天津护理,2007,24(6):128-129.

  15 魏婷娟,朱春梅.中风急性期的护理体会.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53-1554.

  16 冯小静.脑卒中的中医康复护理.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

  

作者: 姚菊峰,郭 艳,姬方婧,王 芳作者单位:710032 陕西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