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6期

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最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因此,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穿刺质量,减轻病人疼痛是每位护士需要解决的问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虽然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血管的条件及周围工作环境有关。【关键词】静脉穿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最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因此,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穿刺质量,减轻病人疼痛是每位护士需要解决的问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虽然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血管的条件及周围工作环境有关; 但是与操作者的心理因素及情绪也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静脉穿刺;失败因素;护理对策

 临床上,对于普通的输液,做到一针见血并不难,而对于特殊的静脉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以及营养状况不同,静脉的粗细、暴露程度也有所不同,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因穿刺失败而耽误治疗和抢救。经过近几年来引用他人一些新的穿刺技术,并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常见的穿刺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环境因素

  1.1 病房的光线暗淡

  在昏暗的光线下进行静脉穿刺,判断易出现偏差,致使静脉穿刺失败。护士要调整好光线的明暗,为穿刺成功创造必要条件。

  1.2 温度过低

  病人四肢发凉,使血管收缩变细,增加了穿刺难度。护士应调节好室内温度,或采取保温措施如:输液前用温水热敷或手臂下垂使手背血管充盈明显,管腔饱满,以利于静脉血管的显露与充盈[1]。

  2 操作者因素

  2.1 穿刺熟练程度和经验

  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多具有一针见血的本领,而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护士则稍逊一筹。许多老护士在长期的护理工作实践中,手指的触觉变得特别灵敏,可以准确估计血管的充盈度、深浅、位置及走向,而年轻护士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才能培养出较好的静脉穿刺技术。

  2.2 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操作者患病、视力欠佳、睡眠不足或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都会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因为静脉穿刺是需要眼、手、脑处于高度集中协调状态下进行,护士应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全神贯注。

  2.3 选错针头

  护士应根据病人血管的粗细等具体情况选择与其相适宜的针头。如果所选择的针头与血管不相符过粗者,导致穿刺失败,增加病人的疼痛。

  2.4 操作者未能使血管充盈

  病人静脉充盈差时,应使用温水热敷、按摩、手臂下垂等方式使其充盈,以利于穿刺成功。

  2.5 未能固定好被穿刺肢体而致失败

  如不合作或躁动患儿,需多人合作进行穿刺,并固定好穿刺肢体,以免滑脱;操作者在进行静脉穿刺前,洗手后不宜涂抹润肤霜,以免因手滑导致穿刺固定失败。

  2.6 操作方法不当

  (1)左手拇指未绷直静脉,未能很好地固定静脉,特别是所选静脉易滑动,也易造成穿刺失败。操作者应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再进行穿刺,必要时请另一护士协助进行。(2)止血带扎得太松或太紧、不能阻断静脉回流或完全阻断动脉,不能使静脉很好地充盈,穿刺时易失败。(3)扎止血带处离穿刺点太近或太远,扎止血带位置离穿刺点太远就不能很好地与左手拇指共同固定静脉,太近则不利于针头潜行。止血带扎在穿刺点以上约6cm为宜。 如对腹泻,呕吐不能进食等造成的血容量不足,末梢静脉充盈度差的患者,相应延长扎止血带时间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有研究提出,扎止血带40~120s后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穿刺时间[2]。(4)进针角度不当,较粗直的静脉宜30°~40°大角度进针(有时角度可能更大),细小的静脉进针角度宜小(以15°~30°为宜);老年人应根据血管和病情来选择进针角度及针头的大小,然后将针头沿静脉走向缓慢进针。见到回血后妥善固定。(5)操作时进针速度太快,还未见到回血,针尖已刺穿血管下壁,退针时见到回血,致穿刺失败。(6)见回血后潜行过多,由于操作者前行时不慎或潜行过多导致穿破血管下壁,穿刺失败。

  3 患者原因

  3.1 静脉充盈度差

  因失血失液、不能进食、营养不良等疾病因素导致,静脉充盈度差。这时应选择较为粗大的血管进行穿刺,如肘静脉、颈外静脉。

  3.2 脱水或周围静脉压较低

  穿刺时针头进入血管后无回血或回血慢,操作者容易错误地判断为针尖未进入血管,继续进针致使针头穿破血管下壁。护理对策:当穿刺的血管细小或充盈度差时,可先用注射器接头皮针抽5~10ml生理盐水边进针边由助手抽动注射器使其产生微负压,这样容易见回血。

  3.3 由于输注化疗药物等使血管变得弹性小、管腔狭窄且易滚动

  此时针头难以抵住血管壁。应避免从血管侧面进针,应以左手拇指紧绷静脉将针头靠近固定血管的左手拇指,针头与皮肤呈40°~45°大角度快速刺入血管,但不能刺入过深,只要针头刺入血管有回血再将针头放平沿静脉走向,边触摸边进针。

  3.4 肥胖和水肿

  血管充盈虽好但位置较深,需使用消毒的手指按压水肿皮肤显露血管,触及血管的位置及走向,边触摸边进针。

  3.5 静脉闭塞

  患者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药物导致静脉破坏,管壁瘢痕形成、血栓形成,浅静脉呈条索状,甚至静脉闭塞。静脉闭塞时穿刺可有回血,但打开输液开关后液体不滴,捏挤输液管会发现穿刺部位肿胀。此时,不能进行输液,应更换部位另选可穿刺的部位进行穿刺。

  4 导致穿刺失败的常见心理及对策

  4.1 紧张、胆怯、焦虑、烦躁、麻痹大意等心理

  这是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导致穿刺失败常见的一些心理表现。 良好的心态会带来恰当的举止。家庭、护护、护患、医护之间的关系,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矛盾,都影响着护士在工作中的情绪。假如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和宽容的态度,就能坦然对待病人家属的担心或挑剔;假如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得失和家庭问题,就能减少个人烦恼对工作的干扰。作为护士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我、稳定自我。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尽量避免外来思维信息的干扰。护士在工作时,要有这样的意识,护士的角色就不能错位,才能专心工作。

  4. 2 及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在治疗和护理中,遇到病人家属干预治疗时,护士要克服焦虑、烦躁情绪,要理解、同情病人,要耐心解释,使病人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配合,调动护患两方面的积极性,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个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一种和谐的护患关系,更有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这样才能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充分发挥,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减轻病人的痛苦[3]。

  4.3 练就过硬技能

  操作技能是基础,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常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技术越好,自信心就越强,操作时越沉着,成功的概率就越高,这是良性循环;技术越差,自信程度就越低,成功的概率就低。穿刺前多触摸血管,采用不同的穿刺手法;同时向病人宣传保护好自身血管的重要性及方法,积极预防拔针后的局部出血。叮嘱病人正确使用湿热敷方法,保护好血管,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末梢血液循环,有利于静脉治疗。平时要注意揣摩不同患者的血管特点,反复体味进针的动作,留心观察技术好、有经验的同事的操作过程。

  4.4 要有自尊心,不要有虚荣心

  “一针见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护士对操作中出现的挫折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止产生心理失衡。在遇到穿刺失败时,再次穿刺应判断成功率,必要时求助于同事,千万不要一意孤行。总之,操作者的水平和病人具体情况是主要因素。要不断学习研究,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保持良好的职业心态,爱心常在。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时要有条不紊,创造一种有利于穿刺的条件,遇到穿刺失败时要仔细分析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穿刺水平;在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经常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信任度,使患者顺利地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7-107.

  2 李爱玲.扎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护理研究,2001,15(3):168-169.

  3 张爱礼.深入开展身心护理.推动现代化护理发展.实用护理杂志,2005,4:12-13.

  

作者: 曾小燕作者单位:650032 云南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