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6期

重症监护病人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与结果病人在(ICU)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对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1],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关键词】重症监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 ( ICU )病人的心理特点,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与结果 病人在( ICU )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对不同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1],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结论 适当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  重症监护;心理护理;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 ( ICU )为抢救和治疗手术后病人提供了最得力的医护力量和现代化的监护治疗手段,ICU医护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1],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现将本科ICU实施心理护理措施的体会介绍如下:减少不良刺激,减轻和消除恐惧心理,入ICU后病人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1]。造成恐惧的因素有:(1)陌生的环境;(2)频繁的检查[2]。为了保证治疗和护理工作正常进行和控制院内感染,ICU实施无陪护制度,且环境封闭,家属与病人完全隔绝。由于ICU在设置仪器配备管理上与普通病房不一样,患者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治疗与护理的同时,面对的是陌生而复杂的环境,往往在生理上、心理上,受到刺激而心理变化复杂。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1]。

  1 措施

  1.1 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2]

  监护病房的布置力求舒适协调,仪器安装隐秘,灯光柔和,夜间使灯光暗淡些。保持病人的床单位整洁、舒适。抢救病人时隔壁床单位间应用布帘遮挡。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影响病人定向力的药物, ICU病房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同时绿色植物的放置也可起到调节视觉疲惫的作用,还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调节湿度。其次,病房应远离周围的嘈杂病区环境,病室的门窗要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和缓冲关闭碰撞时的隔垫,医护人员说话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查房时语言尽量简短,语调柔和亲切,以免打扰其他患者,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创造属于患者个人的治疗空间,ICU环境设置尽量家庭化,增加生活气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病人在轻松的环境下早日康复。

  1.2 降低患者医源性感染的几率

  病房环境的墙面、地面、空气、设备、用物、床单位等要定期进行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产品,一人一用,减少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处理是预防医院性感染的有效途径。监护室内设有洗手设施,医务人员在进行了诊断、治疗、操作、护理后,在接触其他患者前可以对手清洗,减少手部的带菌量,必要时可戴手套进行诊疗,减少由医护人员手部的交叉接触造成的院内感染机会。

  1.3 重视护理人员的业务理论实践的培训

  有研究报道技术熟练的医护人员进行的各种置管操作术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较低,这就意味着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较高业务素质。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对于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的患者,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对需要血压监测的患者,时间间隔的设置要合理,血压监测最好不要在有静脉通道的肢体上测量;对安置的引流袋、引流瓶、吸引器等要及时准确地记录,进行更换时,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要求进行,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不良的并发症。

  1.4 在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应选择合理的时间

  人体每天9:00~11:00,16:00~17:00,19:00~21:00,精神活跃,愿意提出和回答问题,在此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时处于最佳配合状态和最佳心理状态。尽量避免让患者看到同病室危重患者被抢救的场面,以及其他危重患者的恶液质状态,也可根据情况改变ICU的探视制度,通过家属和亲友的探望给患者带来心理安慰和鼓励[3]。

  2 护理

  2.1 重视术前心理护理[1]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有别于普通病房,不允许亲属陪护,收住的都是病情危重的病人,患者极易产生恐惧感,缺乏归属感。因此术前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向病人介绍病情、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监护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医患关系建立在“指导-合作”的共同参与模式的基础上[3]。给予病人倾诉内心恐惧、担忧的机会,从而在术前有计划性地予以解释开导。向病人介绍监护室环境,介绍其主管医生,简单介绍责任护士及其护理人员,尽量减少病人的陌生感。

  2.2 强调人性化护理

  为了满足患者爱与归属的需要,护士在病人意识恢复后应做好心理护理[1],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包括用柔和坚定的目光注视,温和善意的微笑,对患者的痛苦恰到好处的解释等;做好疼痛护理,指导病人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咳嗽时用手按住手术刀口,采取正确的咳嗽方法等,必要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止痛。

  2.3 病人苏醒后护理

  病人苏醒后,发现自己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2],病人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此时应耐心的向病人讲明自己所处的环境,ICU监护的目的以及各种引流管的作用,使病人了解苏醒目的以及重要性,减少紧张、恐惧心理,向家属讲解ICU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属了解病人的病情,以取得家属的配合[3]。

  2.4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对进入ICU患者,护士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病情,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与护理,身边的各种仪器是为了帮助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变化,使患者在对ICU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1],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知。

  3 体会

  通过护士在术前具体了解病人,与病人多作交谈,多方面采集其心理信息,根据病人不同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心理支持、疏导及疾病宣教,以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本院神经外科重大手术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对于已发生ICU综合征的患者,通过分析导致其不良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把危险因素控制到最低点,并充分调动患者的自身心理防御机制,使其尽快康复。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创造舒适的病室环境,增进病人对医护的信任,在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小萍.在ICU实施心理护理的做法与效果评价.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8).

  2 林佩珠,李洲文,陈少粉,等.环境对ICU患者身心影响的护理研究.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4).

  3 王文茹, 高睿,李小妹,等.急危重病人家庭应对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23-924.

  

作者: 钟顺红作者单位:363000 福建漳州,解放军第175医院神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