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12期

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一直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探讨如何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需求特点实施健康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工作盲目与片面性,使患者在无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任务,促进其康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一直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 探讨如何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需求特点实施健康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工作盲目与片面性,使患者在无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任务,促进其康复。

【关键词】  健康教育;门诊输液室;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的就医观念及就医时的需求与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仅要求就诊时得到疾病的治疗,更希望得到相关知识的指导。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治疗技术促进健康是不够的,病人渴望获得健康知识。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内容之一。而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健康教育也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始终。长期以来,对门诊输液病人的健康教育一直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作为医院窗口的门诊输液室具有病人多,流动性大,工作量大的特点。它不仅是疾病治疗场所,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如何能合理、高效地做好门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健康教育方法

  1.1 文字教育

  输液厅可以设健康教育专栏内容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指南,图文并茂,儿童输液区内墙上可以贴上儿童喜欢的剪贴画,使得健康教育生动、形象;根据本地区的环境、气候及病人的特点,将常见病、多发病的卫生常识和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处方,编印成彩色宣传单发给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体征、诱发因素、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初步掌握相关疾病的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常识。

  1.2 电化教育

  输液厅有电视机,专供输液病人观看,内容为剪辑的健康知识录像,自编的医学保健知识,有关医院的环境、设备、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及门诊专家的介绍。

  1.3 语言教育

  根据输液过程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及时解答病人的提问。语言是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工具,是护士与病人交流的契机,无论为病人做何种治疗前,都必须用语言的技巧与病人进行沟通,以解除思想顾虑和负担,取得良好的配合。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说话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病人年龄、性格、职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说话要有科学性、艺术性。与病人交流不是闲聊,而应是有主题、有目的的交谈。紧紧围绕输液病人的病情、输液过程,不要海阔天空、漫无边际,要善于控制谈 话的局面,将谈话限制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范围内,才能对输液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回答,取得病人的信任和满意。对于来输液的老年人、儿童及感情脆弱的病人,要多用安慰性语言,通俗易懂的语言,多安慰、鼓励病人。对输液病人选择恰当的称呼,如老年病人称:“老大爷、老大妈”,儿童称:“小朋友”,等等。尊重病人,往往是我们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起点。到门诊输液室进行治疗的病人,常需要连续数天甚至1天数次进行注射,如果能记住病人的姓名,则更能让输液病人感到护士的关注、亲切,有利于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护士与患者的直接语言交流是患者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形式,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力求通俗易懂,适时适度,使患者理解,与患者接触时多一点微笑,多一点爱护,多一点解释,耐心和蔼的对待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2 把握阶段性宣教的时机

  2.1 输液操作前

  当病人进入输液室时,护士应面带微笑主动迎接病人,热情为病人介绍输液室的工作人员、环境、制度及输液前病人的准备。对初次输液者,应告知患者输液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输液的量及药物,操作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等。对于早晨输液者,应询问患者是否空腹,有些药物有胃肠道反应的副作用如阿奇霉素、来立信等,最好不要空腹来输液。而对经常来输液者,操作前只需告诉患者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如:“阿姨,您好!我马上就要为您进行输液了,请问您需要去上卫生间吗?”、“请不要紧张,我会在操作时动作很轻、很仔细,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希望您能配合我,好吗?”,根据病人情况简单询问病情进行评估安排输液顺序和位置,如对高热、腹痛、病情较重、年老体弱的病人可适当优先注射,并安排合适的卧位,让病人觉得护士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在关心他,有家的感觉,使健康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2 输液操作时

  随着人们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病人希望静脉穿刺能一针见血。输液时要对患者进行全身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及配合程度评估及局部评估包括肢体有无外伤史、肢体的活动度、穿刺部位的皮肤是否完好等。还要询问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穿刺的血管,征求患者的意见。如“您这侧肢体能活动吗?我们打这根血管可以吗?”,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进行静脉穿刺,操作完毕,谢谢患者的合作。对于小儿头皮输液,需要剃发的,需征求家长意见,同意后方可操作。输液护士除进行简短的药物知识宣教外,应重点讲解穿刺部位及病人配合与穿刺成功的关系,通过与病人交流,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取得病人的信任,顺利完成静脉穿刺。如穿刺失败时,首先向病人道歉说声对不起,再重新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操作完毕后,告知输液的注意事项,及时巡视,随时观察患者精神、面色、穿刺部位有无渗漏、固定是否妥善、液体速度是否合理。耐心解释为什么有的液体宜快滴:如甘露醇250ml需在30min内滴完;而有的液体宜慢:如来立信100ml需45~60min才能滴完。不能随意调节输液滴速,输液期间不得私自离开输液室,以免发生红肿或漏针现象,解释清楚后才能取得患者配合,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输液反应。应根据病情协助安置合适的体位,并指导病人输液一段时间后作适当的肢体变动,不能简单交待患者:不能乱动,否则会漏针。科学讲解输液原理及液体滴完后的正确处理方法,让患者了解完成输液的大致时间。液体输完后及时呼叫,避免输液管滴空。万一液体滴完可先关闭输液器开关,不必惊慌失措或自行拔针,因为静脉内压会阻止空气进入血管(排除加压输液);当患者了解有关事宜后他就会变得很坦然,精神放松。

  2.3 输液结束

  输液完毕后告知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避免局部淤血引起疼痛及增加穿刺难度。由拔针护士使用“两点连线法”按压,即同时按压皮肤进针点和血管进针点3~5min,耐心地向病人示范拔针后顺血管方向按压针眼的方法,按压时间为5min,切勿揉动,从而明显减少了因拔针后按压方法欠妥而致皮下出血、肿胀,达到充分止血的效果。

  3 体会

  健康教育是医院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内容之一。通过对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体会到护士主动耐心的对病人进行系统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既满足了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又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帮助病人将健康知识转变为健康行为,充分发挥了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室的作用。

  

作者: 葛 梅作者单位:322100 浙江东阳,东阳市人民医院门诊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