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16期

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老年患者疑心重,在心理上易产生孤独、寂寞感,自尊心和依赖性增强,情绪易激动,因此应该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人我国20世纪9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者超过11%,老年病人逐渐增多。针对老年病人所独有生理及心理特点,护士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老年患者疑心重,在心理上易产生孤独、寂寞感,自尊心和依赖性增强,情绪易激动,因此应该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老年人

  我国20世纪9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者超过11%,老年病人逐渐增多。针对老年病人所独有生理及心理特点,护士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精湛的护理技术外,重要的应用心理护理进行心理评估及诊断,实施措施及评价,通过心理对生理的相互作用,心理对疾病的能动作用,为恢复和增进病人健康服务,本文就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1~3]

  1.1 孤独

  老年病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均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处处感到力不从心,再加老年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少,社会和家庭地位及对医院环境陌生等多种原因导致心理产生老而无用,孤独寂寞,而感到烦躁、焦躁,表现为无所事事,情绪低沉,常常卧床。

  1.1.1 护理原则

  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这类病人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他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

  1.1.2 典型病例

  患者,男,70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病人很少讲话,独自活动,常在床上长时间静卧。主动同他交谈,有针对性地将同病室的病人集中起来参加一些活动,并向病人讲接触交往的好处和方法,鼓励他多和别人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病人已和病友们建立了感情,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了。

  1.2 恐惧与害怕

  据统计所谓健康老年人在现实中仅占25%,老年人进入病人角色的初始反应,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多担心自己的病情,怕连累家庭,怕别人厌烦,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怕发生意外等产生而恐惧感。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对这类病人要给以更多同情。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1.2.1 典型病例

  患者,女,68岁,肺癌,病情加重,咳嗽加剧伴咳血,胸痛明显加重,病人异常恐惧,在加强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告诉病人这是肺结核所致,随着上述症状的缓解,病人也减轻了心理负担和思想压力,在此期间病人恐惧紧张心理明显减轻,减少了临终前期的心理压力。

  1.2.2 护理原则

  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疏导-解释。

  1.3 焦虑

  焦虑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表现,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1周最为明显。突然患病,正常生活被打乱,无足够的思想准备,涉及未来不知所措,心理矛盾及产生焦虑心理。

  1.3.1 典型病例

  患者,男,64岁,以心源性哮喘首次入院。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了严重的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因此焦虑不安,经用上述原则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确诊后2周出院。

  1.3.2 护理原则

  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在护理时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他病友建立交流通道,还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等等。

  1.4 悲观消极

  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者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

  1.5 疑病

  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典型病例,患者,男,68岁,以“高血压原因待查”入院,1周后血压恢复正常,查无器质性病因。然而病人自觉身体多处不适,对找不到病因感到很不满意。对此采用疏导的方法,耐心地向病人解释血压高而住院期是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原因,说明与病人入院前1天与人吵架有关,并作了适当的解释说明,2天后病人高兴出院。

  1.6 情绪不稳

  多见于具有激惹、性格急躁、爱挑踢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及陪护人员。对此类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现时进行开导,给以周到的服务感动病人,使其改变态度。

  1.6.1 典型病例

  患者,女,66岁,肾盂肾炎治疗已显见成效,但病人已卧床1个月,很少起床活动,凡事可由家属、护士帮助完成。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首先改变了护理级别,让病人下床做适度活动,并规定日活动数和时间,在家属陪护下鼓励病人做生活自理训练,3周后病情好转出院。

  1.6.2 护理原则

  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订每日活动计划。

  2 新的护理模式

  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些创造的活动要通过有效沟通来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满足的康复。总之,进行心理护理时,始终以病人为中心,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调整心理护理计划,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从而充分调动病人接受治疗的积极性,使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其适当的参加活动,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身心康复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 邵永春.内科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湖北民族学报(医学版),1999,16(3):47-48.

  2 张梅钦.浅谈内科疾病社区护理实践.福建医药杂志,2002,24(1):111.

  3 刘巍.浅谈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07,1(1):89.

  

作者: 王建霞作者单位:726000 陕西商洛,商洛市疗养院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