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17期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麻醉苏醒期患儿66例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总结66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麻醉苏醒期间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安全护理,气道管理以及心理护理是麻醉苏醒期护理的重点。66例患儿均安全度过苏醒期。【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总结66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麻醉苏醒期间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安全护理,气道管理以及心理护理是麻醉苏醒期护理的重点。66例患儿均安全度过苏醒期。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麻醉苏醒期护理

  人工耳蜗是一种人造器官,用以替代病损的内耳,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编码的电信号,直接刺激分布于内耳的 听神经,再由听神经将声音信息传入大脑,而使患者恢复听觉。儿童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3岁以前,因此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年龄应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6岁以前最好。本院麻醉复苏室在2011年2-7月期间,复苏66例术后患儿,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患儿,男30例,女36例;年龄1~11岁,平均6.1岁,其中有60例为语前聋,6例为语后聋。病因大致为先天性和药物性耳聋。患儿术前均未发现中耳、内耳及身体其他部位畸形,既往无中耳炎及外伤手术史。术前经纯音测听和(或)ABR、40Hz相关电位检查,双耳为重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声导抗检查:双耳鼓室压曲线均呈A型,声反射消失。

  1.2 结果

  66例患儿均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其中1例因痰痂堵塞气管导管进行紧急换管,3例因气管导管过深进行调整,苏醒后予以拔管,平车转运返回病房。

  2 护理

  2.1 仪器物品的准备

  为了保证带气管导管患儿入室后,能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接预约电话时需了解患儿体重,并根据其体重调节好呼吸机、监护仪相关参数,床边备好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仪、小号吸痰管及小儿吸氧面罩。

  2.2 一般护理

  患儿入室后给予机械通气,常规心电监护,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10~15min记录1次。听诊双肺呼吸音,若发现有明显的不对称,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对气管导管深度进行调整。本组中有3例发生了气管导管移位,及时进行调整后,无不良后果发生。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保持局部敷料干燥、清洁,敷料潮湿及时换药,防止敷料潮湿、脱落、过紧,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1]。

  2.3 气道的管理

  气道的管理是所有带气管导管患者护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小儿患者,因导管较细,手术时间又较长,需较长时间进行机械通气,很容易发生痰痂堵塞,如处理不及时,将造成严重的后果。护理过程注意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呼吸机上气道压监测值及监护仪上SpO2变化,如听诊有痰鸣音,并伴有气道压上升,应给予吸痰,压力控制在0.01~0.02MKA,以防损伤气道黏膜。使用人工鼻,以防吸入气体过于干燥,导致痰痂形成。如听诊双肺呼吸音轻,气道压高,且伴有SpO2不升或进行性下降,应考虑气道堵塞,需进行及时换管,以防不良后果的发生。本组中有1例发生气道堵塞,经及时换管,未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事后对堵塞物进行检验,证实为痰痂。

  2.4 安全护理

  麻醉初醒期由于体位的不适,切口的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术中吸入麻醉的应用以及恐惧,强烈的尿意等易导致术后躁动的发生,从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保持室内安静,温、湿度适宜。一旦患儿发生躁动应加强安全护理,加床栏,适当的肢体约束,加固各管道,严防意外损伤的发生。在约束期间,严密评估肢端血液循环,严防因约束不当导致意外发生。术中注意控制液体的输入量,如手术时间长或其他原因所致较多液体输入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行一次性导尿术。由于人工耳蜗植入术多为儿童,且无法交流,苏醒后多反应强烈,护理不当易发生意外损伤事件,因此患儿入室后,应对其实行专人看护,一有苏醒迹象,立即呼叫,多人协助下拔管。本组66例患儿,无一例意外损伤事件发生。

  2.5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年幼,失聪,没有家属的陪伴,对复苏室环境的陌生感,苏醒后大多哭闹不已。学习病史发现绝大多数患儿,术前经过语言训练学校的学习,能辨别简单唇语。所以在护理这类患儿时,应取下口罩,和患儿慢慢地说简单的话,比如:“找妈妈”,“好”,“宝宝真棒”,“真乖”等,同时可以结合一些肢体语言,如:竖竖大拇指,做个“成功”的手势或者“OK”的手势等,有不少患儿对其表示理解,会意会地点头。对于1~2岁的幼儿多加以抚摸,拥抱,患儿多能安静。由于患儿围手术期的情绪及术后恢复状况可直接受其父母和陪护人员的影响,通过术前指导向他们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方面必要的信息,最大限度降低患儿父母的焦虑程度,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减少临近手术时患儿的恐惧[2]。为此我们对手术患儿进行了术前访视,与患儿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儿喜好和大致掌握的语言、手势,在降低父母焦虑感的同时也使复苏期间与患儿的交流有了较大改善。

  3 小结

  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是目前治疗重度或全聋患者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3]。麻醉苏醒期作为手术患者返回病房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安全护理,做好气道管理和心理护理,是安全度过这一阶段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朱海丽,李志海.12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围术期护理.护理研究论丛,2010,9(5):65.

  2 李永新,韩德民.人工耳蜗手术植入适应证及手术准备.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5,5(3):189.

  3 王鑫磊.27例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210-211.

  

作者: 叶小芬,程 玮作者单位:310009 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