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19期

高龄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405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10例,试验组195例。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教科书上常规方法进行操作,试验组改变常规的操作方法,根据老年人的血管特点,进针采用30°~45°角进针,进针后按照头皮钢针同样的方法操作将留置针送进血管,最后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405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10例,试验组195例。常规组采用基础护理教科书上常规方法进行操作,试验组改变常规的操作方法,根据老年人的血管特点,进针采用30°~45°角进针,进针后按照头皮钢针同样的方法操作将留置针送进血管,最后才拔出针芯。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试验组优于常规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龄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按照头皮钢针的穿刺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老年人; 穿刺

  静脉留置针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基本护理操作,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患者及家属直观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标准[1]。老年患者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伴有神经血管病变,反复住院输液,穿刺和药物的刺激,使血管受到破坏,造成有效穿刺部位减少[2]。有效推广静脉留置针,努力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高龄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重要的保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3月—2011年2月入住高干病房的405例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10例,其中男140例,女70例,年龄72~91(82±5.4)岁;试验组195例,其中男124例,女71例,年龄70~90(80±6.5)岁。两组病人均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结石、泌尿道肿瘤、慢支肺气肿病人,经评估,两组病人可以行静脉留置针操作。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病人按照入院日期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常规组,两组病人均为入院3天内的病人,且为本次入院后第1次行静脉留置针操作。所有穿刺操作由4名经过统一培训,操作考核成绩90分以上的护师完成操作。

  1.2.2 材料

  选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D竸玛TM22~24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1.2.3 刺法

  常规组按照教科书上常规方法,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压低角度进针0.2cm,接着右手将针芯退出0.1~1cm,左手以针芯为支撑,将软管缓缓送入血管。试验组的穿刺方法改变常规方法,以30°~45°角进针[3],进针过程完全按照送头皮钢针的流程操作,进针中途不退针芯,进针完毕后才一步到位退出针芯。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比较详见表1。表1 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比较

  3 讨论

  老年患者的静脉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回血缓慢[4]。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常规方法穿刺留置针时,送软管时出现送管不通畅或软管打折,或者软管穿破血管而致穿刺失败。高干病房的老年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情况差,或者病人固执拒绝使用留置针,或者由于患者患有痴呆、烦躁无法使用静脉留置针,各种原因导致高龄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率<40%。高干病房护士使用头皮钢针的几率高比静脉留置针、头皮钢针的技术更熟练,穿刺成功率也较高,所以选择试验组的穿刺方法作为高龄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护士穿刺时完全按照头皮钢针的方法操作,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刘治梅.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的护理体会.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42.

  2 王静,王小燕.手背远端静脉逆行穿刺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19(5):35.

  3 王铮.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进针点和进针角度探讨.护理研究,2010,2(24):523.

  4 魏福云,周秀花,李玲.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0.

  

作者: 陈少华,莫益美,肖丽红作者单位:510080 广东广州,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