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19期

重度子痫前期41例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子痫前期。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为9。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度中较为严重的一类,是指BP&ge。2008年10月共收治4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未发生子痫、围产儿死亡及其他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高血压;子痫前期;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为9.4%~10.4%。主要特征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度中较为严重的一类,是指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院2006年11月—2008年10月共收治4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及时治疗与精心护理,未发生子痫、围产儿死亡及其他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年龄17~43岁,平均26岁;本地居民12例,外来人员29例;文化程度文盲5例,初中30例,中专及以上6例;初产妇30例,经产妇11例;孕周34~42周;BP≥160/110mmHg,尿蛋白(+~+++);28例未做产前检查,13例做定期检查。

  1.2 结果

  顺产6例,剖宫产35例,剖宫产率85%;新生儿体重1750~2499g 16例,2500~3999g 23例,4000g以上者2例;新生儿轻度窒息8例,重度窒息3例。

  2 护理

  2.1 重视对孕产妇的综合评估

  认真收集资料并进行综合评估。孕妇入院时护士必须全面了解整个妊娠过程,阅读产前检查报告,收集异常资料,将所测的血压与基础血压作比较。重视自觉症状(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体征(水肿),还必须重视实验室检查结果(有无蛋白尿)。

  2.2 常规护理

  2.2.1 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置单人病房,空气流通,避免声光刺激,加床档,防坠地受伤。严格控制探视,保证充分休息与睡眠。护理治疗相对集中,动作轻柔。取左侧卧位有利于减轻右旋子宫对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及物品,如氧气、张口器、舌钳、吸引器、硫酸镁、葡萄糖酸钙等。

  2.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监测血压波动情况,随时观察和询问孕妇有无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自觉症状。注意胎心变化和宫缩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3 饮食指导

  已发现多种营养如低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缺乏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有关[1]。应指导孕妇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蔬果,减少脂肪的摄入,水肿明显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2.2.4 重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每一位孕妇对分娩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因此,在产前应该做好健康宣教,使孕妇能了解妊娠期及围产期的整个生理过程,减少因恐惧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并嘱孕妇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天气骤变时做好各种防护措施,防止温度、湿度、大气压对子痫的诱发作用。提倡“导乐”分娩,“导乐”能解除产妇的恐惧和焦虑并使产程缩短[2]。产后做好新生儿护理以减少产妇担心焦虑,并做好家属工作,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

  2.3 特殊护理

  2.3.1 注意用药反应

  硫酸镁是治疗子痫前期的首选解痉药物。首次负荷剂量25%硫酸镁20ml加于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5~10min推完;继之25%硫酸镁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滴注,滴速为1~2g/h。每次给药前和用药期间应监测以下指标:(1)膝反射必须存在;(2)呼吸≥16次/min;(3)尿量≥25ml/h或≥600ml/24h。并备好10%葡萄糖酸钙,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其他冬眠药物如哌替啶、异丙嗪、氯丙嗪要注意有无成瘾性,且可导致胎儿缺氧,对母儿肝脏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2.3.2 配合做好实验室检查

  24h尿蛋白定量留取尿标本时要放防腐剂,时间要正确,标本量统计要准确。使用硫酸镁期间严格遵医嘱测定血镁离子含量,严防药物中毒的发生。

  2.3.3 加强产后观察及护理

  因产前大量应用解痉镇静剂,可致宫缩乏力,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情况,防止发生产后出血。因产后子痫多发生于产后24h,故应高度警惕产后子痫的发生。新生儿分娩后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使用抗生素及Vit K1肌注,预防感染和出血,并及时喂奶。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心率、皮肤颜色及反应,若有异常,及时与儿科医生联系,必要时转儿科住院治疗。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护理,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严密的观察护理,充分的准备,对保证母儿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

  2 华嘉增.导乐陪伴分娩.中国实用与妇科杂志,1999,15(1):49-50.

  

作者: 瞿晓英作者单位:201300 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