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0期

浅谈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手术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很多疾病如:骨折、穿孔、肿瘤等,都必须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病人可因手术成功而恢复健康,但也有可能因手术意外而导致病人残疾,甚至死亡。因此,手术前常给病人造成一种神秘而恐惧的心里感觉,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手术的成败与病人的心理......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手术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很多疾病如:骨折、穿孔、肿瘤等,都必须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病人可因手术成功而恢复健康,但也有可能因手术意外而导致病人残疾,甚至死亡。因此,手术前常给病人造成一种神秘而恐惧的心里感觉,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手术的成败与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精神状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用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转归和健康的恢复。

  1 病例资料

  本院从2010年1月—2011年1月,重点观察手术患者500例,其中,年龄最大85岁,最小1岁,大多为农村患者,占80%以上;男252例,女248例;手术种类有普外科手术186例,占37.2%;骨科手术206例,占41.2%;妇产科手术108例,占21.6%。通过观察,发现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心理反应大多较为强烈,以恐惧、焦虑、紧张、心理适应能力差为主,还有担心、渴求等表现,以及对麻醉方式、疼痛、手术风险、病情预后等都存在一定的担忧,其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心理活动、临床表现,不同于其他患者。因此,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病人健康的恢复。

  2 一般心理特征[1,2]

  2.1 紧张、担心、渴求

  手术患者手术前有90%以上患者,精神过度紧张,考虑问题多,夜间失眠,部分患者怕手术拖延时间长,费用大,经济负担重,手术后无人照顾,还总是渴望由技术高明的医生给自己做手术,担心医护人员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不够,想寻找一切机会同医护人员交谈,从中渴望得到一点精神安慰和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术中的一切情况,这种焦虑和担心都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2.2 恐惧、焦虑、抑郁

  对手术盼望很久的患者,一旦知道自己将要实行手术时却又产生了惧怕、紧张的心理。怕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下不了手术台,有的呈抑郁状,多见大手术和中老年女性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及对手术室这种特殊环境的陌生又增加了一份神秘感,所以,把手术看得特别可怕,想起刀子、剪子、血就发抖,患者表现为反应迟缓,表情呆板,若有所思,肢体活动僵硬不灵活,鼻尖出汗,发抖,紧握双拳等,不和任何人讲话。有的呈激动状,由于过度紧张恐惧心理压力大,无法忍受,常在推进手术室途中痛哭,烦躁不安,心烦意乱,有的乱嚷乱闹,不配合手术,甚至拒绝手术。多见于儿童及女性病人。

  3 心理护理

  3.1 术前的心理护理

  患者在手术前都有恐惧心理,表现为情绪紧张,惧怕,白天坐卧不安,夜间不能入睡,甚至有的用镇静剂都无济于事,给手术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应到病房了解病人的情况,主动为病人提供必要的信息,语言要通俗易懂,少用医学术语,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清手术的意义和必要性,在和病人及家属的沟通中,详细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如:对待害怕疼痛的患者,向病人解释术中用麻药不会发生疼痛,有什么不适会及时处理,消除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手术。手术是对机体有一定创伤的治疗措施,在实施前,必须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在决定手术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解释手术的目的,以及在麻醉和术中、术后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但医护人员会竭尽全力应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和信任。了解患者的其他情况,有无手术史、过敏史,身体有无其他不适,对女性患者需了解月经史,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日期,并向患者讲述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食水的目的,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态度和蔼、耐心的、进行回答和解释,真诚地为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有安全感,从而保证患者术前有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睡眠,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积极配合手术。

  3.2 术中的心理护理

  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蔼,动作一定要轻柔,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由于环境变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紧张,护士要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实施个体心理护理。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向病人解释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如面罩吸氧、肢体固定等,取得病人的配合。分散其注意力,和病人谈些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题,谈话时态度要和蔼可亲,当病人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病人谈些别的话题,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使患者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专心工作,不要谈论对病人有刺激,易引起病人误解的话题,对有些器械要避免在病人视野出现,以免使病人产生不被重视和不安全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的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

  3.3 术后的心理护理

  当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室后,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好术后注意事项,多数患者都会希望手术治疗能达到病情立即好转,但实际上无论大小手术都对身体有一定的损伤,术后常切口疼痛难忍,不能下床,这样会使患者想到是否手术时损伤其他部位等各种离奇的想法,增加了患者的思想顾虑,而且患者很想知道手术的结果如何,这时应该告诉患者和家属手术的一些情况,当患者知道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的转归也一定会很好,将会得到很大的安慰,此时,那些离奇的想法就会消失,心情也会舒畅,手术后的思想顾虑就会解除。同时要做好耐心地细致地解释工作,还要做好保护性医疗,需要和家属交待的都要避开患者,以防引起情绪波动,影响切口愈合,此外,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通过家属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 讨论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可使每位手术病人都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这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孙静巍,鞠静手术室护患沟通技巧的探讨.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5):591.

  2 邓玉梅,向兰兰和谐沟通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6,4(6):49.

  

作者: 王学兰作者单位:744200 甘肃崇信,崇信县人民医院手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