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1期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婴幼儿腹泻。护理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新陈代谢旺盛,但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也较差......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护理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为6个月~2岁以下小儿的常见病。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新陈代谢旺盛,但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也较差,加之婴幼儿免疫系统、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尚不成熟,故有肠道感染、喂养不当及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肠道紊乱,就极易导致腹泻。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呕吐等,严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临床表现可分为轻、重及迁延型三型;按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按丢失水分与电解质的比例,脱水又分等张性、低张性及高张性三种。中、重度脱水多伴有酸中毒等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在婴幼儿腹泻的治疗中,周密、细致地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一环,应着重从防止感染、病情观察、保证营养、体液的补充及准确记录出入量等方面做起,预防并发症。

  1 收治患儿的准备工作

  在腹泻发病到来之前,做好病室消毒工作,备好各种药物及输液、抢救用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了解婴幼儿腹泻的病因、症状及治疗原则,掌握婴幼儿腹泻的护理及各种常用液体的张力和不同张力液体的配制方法。

  2 做好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1)新入院与恢复期的患儿应分室居住,大便中培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者,应住单间病室。(2)护理人员接触患儿后要洗手,换尿布后要彻底刷手。(3)奶瓶、奶头使用1次后要更换,饮水瓶每日更换1次。(4)患儿出院后,用1%来苏水擦净病床,对其他用物也应根据其性质,进行相应的消毒。

  3 电解质与液体的补充

  小儿因喂养方法不同,营养状况差异较大,补液时如按年龄计算体重,不够准确,应实际测量体重,测后计入体重栏内,作为计算补液量的依据之一。

  3.1 口服补液

  轻度脱水患儿不需要禁食,可采用口服方法补液,它能补充身体所丢失水分和盐分。按50~60ml/(kg·d)计算,将总液量的2/3于前12h内,少量多次喂入,剩余的1/3液量,于后12h均匀喂入。

  3.2 禁食、静脉输液

  中、重度脱水开始治疗阶段应禁食12~24h,以使胃肠道休息。静脉输液的患儿为保持安静,可按医嘱给适量的镇静剂,如复方冬眠灵 ,10%水合氯醛等。对母乳喂养的患儿,要向家长讲清禁食在腹泻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以使其合作。禁食后,开始喂稀释奶,每次60~70ml,每日6次,入量不足的部分,给口服液体补充,液体量200~300ml/d。对母乳喂养的患儿,要控制喂奶时间,每次由5min逐渐增至10min。当水样便消失,每日大便在5次以下时,可加奶,奶的质与量不宜同时增加,一岁左右的患儿,可逐渐改为吃稀粥。中度以上脱水,需采用静脉补液。补液原则是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开始时,输液速度要快,以便及时补充血容量。体液累积丢失量应在前8h内补入;体液继续丢失量应随丢随补,一般在6h内补入;全日之生理需要量,在24h内均匀补入。输液速度过快可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输液速度过慢,会影响治疗效果。输液时要保护好静脉输液肢体,注意调节速度,随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肿胀、渗液以及寒战、紫绀等输液反应。输液前6h内无尿的病儿,首先要在30min内输入2:1液,一定要记录输液后首次排尿时间,见尿后,在原静脉输液每100ml液体中,加入10%氯化钾1ml,一般不超过2ml,即氯化钾输入浓度一般不超过0.3%。对营养不良或心肺有疾患的患儿,为了减轻其心脏负担,液体总量比一般患儿要减少20%,或按一般患儿计算出总液量后,输入3/4量即可,输液速度也要减慢,使输液时间延长2~4h。

  4 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及大便性状:

  准确记录出入量是医生调整患儿输液质和量的依据之一。

  4.1 记录大便次数,量及性质,并估计大便中丢失的水分

  要观察大便的颜色、有无黏液、脓血及腥臭味。首次大便要留常规检查及标本培养。

  4.2 记录排尿次数,并观察尿量

  一般输液后4h排尿,24h尿量平均50ml/kg者为正常。尿量减少,可能由于入量不足,或吐、泻丢失水分较多所致。尿量异常增多,易并发低钾血症。以上两种情况均应报告医生。

  4.3 观察记录呕吐次数、量、颜色、气味及呕吐物的性质

  禁食后,呕吐应好转,如呕吐加重,吐出物为黄绿色液体,腹胀、无大便,应疑为肠梗阻,需及时报告医生,以进一步鉴别为麻痹性肠梗阻或机械性肠梗阻,并准备胃肠减压。如吐出物为咖啡色液体,为胃出血,应报告医生,并继续禁食、输液。

  4.4 准确记入量

  每次静脉输入的液体量、时间,均需填写清楚,口服饮料也要记入,每12h统计出入量,如入量不足,及时报告医生。

  5 对症护理

  5.1 口腔护理

  由于患儿患病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腺体分泌减少,黏膜脱水、干燥,细菌易于生长。故禁食期间,每日需做口腔护理2次。

  5.2 眼部护理

  角膜干燥、充血,可用生理盐水洗净后,点0.25%氯霉素眼药水。

  5.3 腹部护理

  肠蠕动亢进,有时有肠痉挛,可用温水袋敷腹部。腹胀时,可轻揉腹部,用肛管排气。

  5.4 四肢护理

  患儿因末梢循环差,四肢发凉,可给予热水袋保温。

  5.5 臀部及皮肤护理

  腹泻患儿,病程初期的大便呈酸性反应,其后,由于进食少,大便内容主要是肠液,故又呈碱性反应。两者对皮肤刺激性均较强,加之患儿皮肤角化层较薄,防御功能差,故容易感染。每次大便后均需洗净臀部,并涂石蜡油。如局部皮肤发红,可涂鞣酸软膏。表皮破损时用紫草油或鱼肝油擦拭,局部应尽量暴露。认真做好臀部护理,还可预防泌尿系感染。对营养不良患儿,要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6 密切观察并发症

  6.1 脱水、酸中毒

  脱水时,患儿表现精神萎靡,眼窝、前囟凹陷,肢端凉,尿少,呼吸深长,唇呈樱桃色,发现这些情况变化,须立即报告医生处理。高热患儿,体温每上升1℃,总液量应增加10%,同时,还应观察有无精神萎靡、面色暗淡、腹胀等症状。

  6.2 低血钾症

  吐、泻可导致丢失过多的钾;纠正脱水,大量补液,可使血钾浓度稀释,并随尿排出;同时,酸中毒纠正后,钾离子可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以上各种原因,都可继发低钾血症。患儿如有尿液异常增多,精神萎靡、腹胀、肌张力减低、呼吸频率不规则、心音低钝、甚至节律不齐等症状,及早发现,合理治疗,预后尚好。

  6.3 低钙血症

  脱水酸中毒纠正后,血钙被稀释,且一部分游离钙变成结合钙,血中游离钙减少,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患儿出现两眼上吊,手足搐搦等症状,特别是营养不良患儿更易发生。应及时补充钙剂,以免发生喉痉挛等意外情况。

  6.4 高钠血症

  静脉输液后,如患儿烦躁不安,且皮肤弹性差、尿少、惊厥、发热等现象时,可能由于对脱水性质的估计错误,或不正确地使用含钠药物所致。总之,在婴幼儿腹泻的治疗过程中,科学、正确的护理措施,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一环。

  

作者: 周秋红作者单位:438000 湖北黄冈,黄冈市黄州区妇幼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