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4期

浅谈护理工作中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近年来人们法制意识不断强化,病人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准越来越高,医疗纠纷也逐渐上升。发生的医疗纠纷中多牵涉护理问题,要预防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加强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近年来人们法制意识不断强化,病人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准越来越高,医疗纠纷也逐渐上升。发生的医疗纠纷中多牵涉护理问题,要预防护理工作中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加强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防范;纠纷

  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医疗市场进一步开放,群众对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服务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旦认为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他们就会出现医疗纠纷。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病人入院到出院或死亡的全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均有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在护理工作中防范医疗纠纷。

  1增强法律意识

  学法、懂法、用法可通过业务学习的形式,使护士们集体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并注意添加一些医疗事故实例,分析找出工作上的缺陷和不足,不断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将法律意识始终贯穿于各项护理活动中,使患者和护士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2注意言行举止,杜绝绝对化言语

  2.1注意言行举止,搞好护理人员职业特有的素养医疗纠纷中有不少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言行不当造成的。例如:有一个肺心病患者输液将近完毕时,一位护士当着病人家属的面向另一位护士询问:“是不是滴速太快,为何病人的气喘症状还未缓解?”其实滴速不快,只是病人病情严重,症状未那么快缓解。后来病人出现了不良后果,本来与输液速度无关,可家属不能接受坚持认为护士有过错,酿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由于患者和家属的医学知识毕竟有限,医务人员随意一说,是否考虑到患者家属的心情?假如病人有什么不顺利的情况,家属很可能认为护士有过错,而造成医疗事故,于是产生纠纷。所以护理人员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就应完全进入符合自己职业角色的工作状态。注意言行举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2.2预防“万一”,杜绝绝对化语言语言是护患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在护理工作中杜绝绝对化语言是必要的。例如:帮病人注射一种中药制剂的药物时,家属问执行护士,药物是否有任何副作用和过敏反应。护士十分自信说:“这是中药制剂,绝对没有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可是事与愿违,患者刚好对这种药制剂过敏,家属认为护士已保证绝对没问题,这种意外不应发生。由此引发了医疗纠纷,护士这种决定性语言,到头来给自己惹上了麻烦。

  3保证护理质量,熟悉护理技术操作

  常规病人接受的诊疗服务,主要靠护士技术操作实现。熟悉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是护理质量的保证。一旦出现纠纷首先查实是否按常规操作,违反常规的行为要负责任,严重者受法律的追究。例如:加压输液造成空气栓塞;吸痰时造成气管损伤或窒息;熟人注射青霉素不皮试,造成过敏性休克或死亡等。因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就要熟悉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一律按章行事,规范操作,应有的程序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4遇到突发情况应认真、沉着、冷静;急救药品、设备准备完好

  4.1护理人员遇到突发情况时应认真、沉着、冷静在抢救现场的医护人员切不可在抢救途中谈笑风生或阵脚大乱,不然在此医疗纠纷就会出现。例如:抢救病人时,护理人员与旁人嬉笑,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认为与医护人员抢救不尽力有关,于是产生了不必要的纠纷。

  4.2急救药品、设备准备完好对急救药品要做到100%的准备到位;抢救设备必须随时处于完好状态。专人检查,专人保管,使用后即时补充、维修。例如:抢救时,医生下医嘱给病人吸氧,可护士打开氧气瓶的气表时,发现了氧气瓶里没有氧气,旁边的家属见到,所以一旦抢救效果不好或无效,很有可能就此产生纠纷。因此,抢救药品、设备应准确到位。

  5准确、完整记录护理

  文书护理文书是医疗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法律效应的重要文件。规范的护理文书是病人病情变化的真实反映。在书写时要求真实、及时、完整、科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禁止错记、漏记、涂改、随意捏造,特别是一些护理表格填写时责任心不强。这些不负责任的书写,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原本具有法律效应的病历就失去了可信度和真实性。当患者提出民事诉讼,法院就可能只听信于患者单方面的证词,影响了公正的判决。

  6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护理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避免在操作中发生差错事故而发生医疗纠纷。例如:医生按医嘱给糖尿病患者输液,医嘱内是用0.9%NS 500ml稀释药物滴注,而操作时护士未能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用10%NS 500ml稀释药物给患者滴注,到药物滴完毕后才发现。造成患者出现了不良后果,而引起了医疗纠纷。因此,在操作中应细心、严格地做好查对工作。

  7搞好护患关系是减少纠纷的重要因素

  患者在医院里接触最多、最密切的是护士。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方案、用药等治疗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说明医疗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意外、药物副作用等,并帮助患者保密,不能泄露病人的隐私。在病人住院期间,关心、尊重患者,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亲切感,从而构成护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 综上所述,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及水平,并要学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其自律性,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刘桂芝,王宏芳,冯海英.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华北煤炭医学院院报,2003,(2):260

  

作者: 郑玉燕作者单位:528305 广东佛山,佛山市顺德区桂洲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