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5期

糖尿病足的护理心得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当今糖尿病患者呈日渐增多的趋势,糖尿病有很多严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是其中一种,一旦进展为糖尿病足,将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巨大负担与痛苦,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非常必要。【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当今糖尿病患者呈日渐增多的趋势,糖尿病有很多严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是其中一种,一旦进展为糖尿病足,将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巨大负担与痛苦,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非常必要。

【关键词】  糖尿病足;护理;健康教育

  早在1965年Oakley提出其定义: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称为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症状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变凉,出现肿胀或紫色,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有时甚至无法愈合而截肢。但糖尿病患者往往在糖尿病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药物治疗的同时,忽略了对足部的保养和护理,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足,甚至发生溃疡、坏疽,导致致残、致死[2,3],糖尿病足占住院糖尿病患者的12.4%,截肢率为7.3%[4]。

  1加强护理

  1.1积极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稳定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基础病变,所以控制血糖是避免、阻止或延缓血管神经病变的前提,应从早期指导病人控制和监测血糖开始。主要从饮食、运动及药物等方面进行积极护理:(1)饮食,根据体重、年龄及活动量制订长期、规范的饮食计划,每天需定时、定量、限定总热量,每日三餐热量分配为早、中、晚各2/5、2/5、1/5,摄入食物中需包含低糖、高蛋白、多种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饮食;对于病情不重、血糖基本控制到正常水平的患者,可以食含糖量在10%以下的水果,如橙子、菠萝、葡萄等,食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或睡前,此时血糖高峰水平下降。对于含糖量超过10%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水蜜桃、大枣、梨等,尽量少食或不食。营养不良者每天酌情增加热量。每周监测体重,专人对患者的饮食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5]。(2)运动,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体力选择适量的运动,因缺血引起的糖尿病足应进行患足无负重运动,每天保证30~60min的小腿及足部运动,能有效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3)药物,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为了使注射部位吸收最大药量,注射部位需经常变换, 交替注射, 这样也可防止注射部位组织硬化、脂肪萎缩。定时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血糖平稳,以促进足部病变的尽快恢复。

  1.2心理护理糖尿病足出现感染、坏疽后,常常伴有患足恶臭、截肢(趾)后畸形、不能行走,患者不仅对治疗丧失信心,且逐渐出现自卑心理,甚至产生焦虑情绪,故在此过程中除了需要家属的用心陪护及照料之外,护理人员更需要细心观察和理解患者恐惧、失落、自卑的心情,告知患者病情时应耐心细致,适时疏导,与患者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及时解除患者的思想包袱,保证其拥有积极的治疗态度。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理上的支持对本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足部皮肤的护理首先,每天用30℃~40℃的温开水洗脚,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患者本人对水温不敏感,则请家人代劳,泡脚时间不超过10min。洗完后应用清洁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擦干趾间,以免滋生细菌。其次,正确修剪趾甲,最好选择在洗脚后趾甲较软时修剪趾甲,需使用指甲刀修剪,勿用剪子;修剪时,趾甲剪平,不要剪得太短、太接近皮肤,避免造成感染。若遇嵌入性趾甲或鹰爪趾甲,需找专科医生处理。第三,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对冷、热、痛不适存在感觉障碍,因此应该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习惯,观察足部有无水疱、皮肤破损、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还需观察足部皮肤的温度及色泽,以及足背动脉的搏动,可提示局部缺血、缺氧,容易出现溃疡。

  1.4创面的护理(1)未感染创面,每天用碘伏消毒3~4次,保持创面清洁,患肢抬高,避免患肢受压及负重,有条件可使用红外线照射以促进肢端血液回流。(2)感染的创面,单纯地用传统的清创术加纱布湿敷或凡士林油纱外敷效果很不理想[6]。应采用科学的方法,不间断地对创面的溃疡物或脓性分泌物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局部选用敏感的抗生素[7,8]。赵书彦等研究发现:用庆大霉素20万U,654-2注射液100mg,维生素B1注射液4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2mg,α-糜蛋白酶1.2万U,普通胰岛素4U~8U、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配制成药液涂抹在创面,配合神灯照射治疗,效果满意[6]。

  2健康教育

  有研究表明[9~11],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郑淑君等[12]在研究中发现,糖尿病病人对各项足部护理措施执行情况并不理想。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及治疗的顺从性, 从而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致残率、致死率。

  2.1选择合适的鞋、袜合适的鞋可以减少足部异常压力,减少胼胝、溃疡的发生,预防足部损伤。如果足的畸形或存在足受压[13] ,受损局部可出现充血、胼胝、溃疡等,应建议患者选择合适的符合Tovey 原则保护性鞋子[8] 。鞋子需选择大小合适,透气性好,穿着感觉舒适。若足、趾有畸形者,应穿定做特制鞋。袜子应该选择棉制品(吸水性、透气性好, 松软暖和),袜口要松,避免影响血液循环。鞋袜每天需保持清洁。教育糖尿病足患者,可使用保护性鞋子、袜子的实物作教具,给予相关知识的具体化、形象化教育与指导,以增强教育效果,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落实,预防足部损伤,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2.2正确获取足部护理知识患者通过医疗服务机构的途径获取相关知识较为专业。就糖尿病而言,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糖尿病教育的最佳方式,国内目前较先进的模式是成立“糖尿病俱乐部”[14]。以病人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俱乐部,为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并配以活动娱乐形式,具有系统化与人性化的特色。近两年应运而生的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模式[15],这种模式也将是今后糖尿病教育和管理的发展方向。

  2.3禁止吸烟 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血液供应,由此加重足部的缺血,促进病变进一步恶化[16]。

  2.4制订教育计划首先全面评估,制订患者,包括家属在内的糖尿病教育计划。其次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定期向患者进行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上的安抚与解释,让患者从不正确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从关心的角度入手,取得患者的信任,加强心理上的沟通,进而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健康教育。

  3体会

  目前糖尿病足的危害性日益增加,而糖尿病足感染的预防和局部处理又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所以护理人员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要重视和强化糖尿病足的护理知识教育,加强糖尿病足的护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保护意识,注重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促进疾病康复,降低截肢、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史轶蘩.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95.

  3袁群,吴石白.第一届糖尿病足的内科综合诊治.全国细胞移植治疗学术论坛汇编,2005:1.

  4Johannes P,Waltraud H,Ivo RM,et al.Evaluation of the impactof chiropodist care in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foot ulcerations in diabetic subjects.Diabetes Care,1999,22(10):1715-1721.

  5潘晓彦.2种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饮食指导的应用比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 (10):53.

  6赵书彦,赵玉杰.对糖尿病足治疗护理的探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898-899.

  7邓家德,李红玉.糖尿病足溃疡处常见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955-957.

  8王玉珍,王爱红.糖尿病足治疗鞋减轻了足底压力.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6): 406-408.

  9谭江丽.中药浸泡治疗Ⅱ型糖尿病0级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现代护理,2005,11(6): 484-485.

  10范丽凤,李峥.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现代护理,2005,11(17): 1377-1381.

  11范丽凤,陆菊明.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 (6):435-437.

  12郑淑君,叶晓青.2型糖尿病病人足部护理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护理研究,2007,21 (2):306-308.

  13王爱红,李家兰,许樟荣,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6):500-501.

  14林娟,李红.糖尿病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华护理杂志,2008,43 (4):368-370.

  15李华,李亚洁.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模式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8,43(9): 852-853.

  16王淑贞.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A):26.

  

作者: 田玉丽,范玲,张清,韩娟,冯罡作者单位:832008 新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