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8期

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及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用针刺治疗,对照组32例用西药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用针刺治疗,对照组32例用西药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综合护理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针刺;护理体会

  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年龄多在20~60岁,但年幼者也不少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许多少年患者,最小的仅7岁。本病以女性多见。早期多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颞部、顶部、颈部。有的可同时出现同侧肩背上肢疼痛。疼痛可有缓解期。随病程进展,疼痛逐渐加重,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发作性加重。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可诱发疼痛加重。 笔者就本院针灸科自2005—2011年间,针对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和综合护理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0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 28例,女42例;年龄17~85岁,平均45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4.5年。临床特点:女性多于男性;以中老年发病为最多;患者有随年龄逐渐增长加重的倾向,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50岁。对照组32例,男1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5.7岁。

  1.2诊断标准颈源性头痛参照国际统一标准,主要诊断标准有如下几点:颈枕部或(及)肩部症状和体征:(1)在下列情况可使头痛症状加重:①头痛症状加重: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于非常规体位时。 ②在头痛侧的上颈段或枕肩部压迫某一痛点时,头痛症状加重。 (2)颈部活动受限。(3)同侧的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或偶有上臂的根性痛症状。

  1.3方法治疗组操作方法:(1)针刺疗法:取百会、风池、天柱、阿是穴、相应颈夹脊、后溪、列缺。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取直径0.32mm,长25~40mm毫针,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百会以15°左右的倾斜向后刺入25mm,风池向鼻尖方向刺入30mm,天柱直刺l0mm,相应颈夹脊直刺10~30mm,后溪直刺4mm,列缺穴向上斜刺3~5mm。以上各穴在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均留针30min,10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针刺治疗后配合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西比灵口服,每次5mg,每天3次。10天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

  1.4护理方案

  1.4.1观察病情的变化颈源性头痛的患者在先兆期或头痛期之前,可表现为过度的疲劳或不适宜的寒冷等。许多患者在疼痛之前和疼痛期有怕冷感。头痛期则有怕光、怕声、颈背部或颈肩部活动不利等。头痛期还应该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体温、脉搏、血压与头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改变情况及伴随症状。

  1.4.2卧床休息为患者制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减少留陪和探视,禁止大声喧哗和吵闹。力求做到安静、舒适、空气流通、清新、温度、湿度适宜。灯光不可以过强,特别是晚上,最好是关灯睡觉,以便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一般患者于休息、睡眠、情绪稳定后症状可减轻。

  1.4.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应该避免低头时间太长,改变不良坐姿,工作之余进行颈椎功能锻炼。如颈部伸展运动,慢慢的向后伸展颈部,眼睛看着天花板,一只手放在前额协助动作,感觉到颈部前侧的肌肉伸展就停住,保持10~15s。颈部弯曲,慢慢低下头,让下巴靠近自己的胸部,眼睛看向脚尖,一只手放于头后,轻轻协助此动作。颈部旋转,分别按照上面的方法,将下巴靠近肩部,左右两个方向。颈部侧倾,同上,将耳朵靠近肩部,左右两个方向。保持躯干中立。动作缓和。注意用手协助完成。指导患者进行以上功能锻炼。

  1.4.4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疼痛难忍,心情烦躁、紧张和情绪低落等心理上的变化也可以加重头痛和影响头痛的好转,所以患者发作时,应该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理的安慰。在生活上鼓励患者豁达乐观,遇事心平气静,学会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劳累,空余的时间学会参加一些活动,如:读书,写字,绘画,听音乐等,陶冶情操,减少心理压力,永远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助于调整大脑的神经功能,减少头痛的发作。

  1.4.5大便的护理许多患者的前驱症状就有排便节律的改变,发生便秘时,应该给予开塞露通便,或是缓泻剂,例:潘泻叶等泡水服用,经常出现偏头痛的患者嘱多食一些粗纤维的蔬菜、水果,每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结果

  两组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1两组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颈性头痛属中医“头痛”范畴。颈部劳损、扭挫伤、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是其病理基础,风寒湿邪侵袭、邪客于筋脉、注于经络使气血受阻、脑髓失养,或阴虚阳亢、上扰清窍,均可致头痛诸症发生。针刺取穴风池、翳风、天柱、天府、百会分别为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经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可疏通经络之气、达到行气活血通络的治疗目的。现代医学理论一般认为颈椎病所致颈源性头痛的病因病理,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引发颈椎的正常生理位置发生变化,内外平衡失调,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肌肉紧张或痉挛继发的无菌性炎症,刺激、压迫、牵拉头颈部敏感软组织;或刺激、压迫,损伤第1、2、3对颈神经、椎动脉的交感神经丛或其他交感神经,从而发生颈源性头痛。 另外,颈部及其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也可以刺激、压迫,损伤第1、2、3对颈神经,甚至通过神经间的汇聚影响到Ⅴ(三叉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等颅神经,导致其相关支配区出现神经激惹现象,产生头痛症状;而颈部及其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也可以刺激、压迫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或颈部其他交感神经,致椎-基底动脉系统或颅内外动脉痉挛,肌肉血循环障碍,同时可游离出并积蓄诸如钾离子(K+)、前列腺素E(脂肪环氧化的产物、脂肪氧化酶产物)、5-羟色胺(5-HT)、缓激肽(P++++)等一系列具有强烈致炎和致痛作用代谢产物,这些物质的刺激而导致头痛等症状的产生。同时,针对颈源性头痛,采用综合护理,更多的是从病因和流行病学角度来分析。因为本病多出现在中老年患者,且因疲劳因素诱发,更显得整体护理在本病中的重要作用。一旦患者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明确,应及时向患者讲授相关的知识,从心理护理上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积极在患者饮食、生活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同时辅以颈椎功能锻炼,并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能动因素,积极查找病因,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找到并尽量避免可能的诱发因素,并最终帮助患者摆脱病痛。

  

作者: 顾敏玲作者单位:226001 江苏南通,南通市中医院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