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4期

血液标本的采集程序 确保检验质量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采集血液标本时要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采集者必须了解采集血液标本的注意事项,标本要及时送检,以保证检验质量,增加临床确诊率。血液。标本。...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采集血液标本时要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采集者必须了解采集血液标本的注意事项,标本要及时送检,以保证检验质量,增加临床确诊率。

【关键词】  采集;血液;标本;护理;检验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血液检验的项目不断增加,血液标本类别也越分越细,护理工作与检验工作协作关系日益密切。一个有价值的血液检验结果的产生,除了检验过程准确无误外,离不开血样标本的正确采集。因此,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规范,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其具体要求如下。

  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采血前、中、后均应核对病人身份、姓名、性别、年龄、ID号、发票、检验项目、检验科室、采样时间、避免张冠李戴。根据检验项目询问病人是否符合采血,如病人是否空腹等,再以ID号进入微机理事系统打印条形码,选择对应项目的真空采血管进行粘贴,以备采血时使用(如采血管有破损及裂痕、超过失效期请不要使用)。粘贴条形码时在真空采血管中间竖着贴,保持条形码清晰。

  2 严格无菌操作

  2.1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前后手消毒,做到一人一巾一带一针。

  2.2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体位及时间

  采集静脉血位于体表的浅静脉均可作为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用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幼儿可于颈外静脉;采血体位我们门诊一般采用坐位,对体位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应在医生注明的体位采血,如全固酮有卧位或立位 ;采血时间大多数化验检查要求清晨、空腹采血,特殊情况根据检验不同项目,应在医生注明的时间采血,如OGTT、皮质醇(8.16.0)等。

  2.3 止血带

  采集静脉血时,止血带压迫静脉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min为宜,时间过长时,血液中的分子量小的物质会向周围组织扩散,如水分从血管内向组织间转移,大分子物质和大颗粒(细胞)却不能滤过,血液发生浓缩,否则容易引起淤血、静脉扩张,并且影响某些指标的检查结果,如乳酸升高,pH 值降低,K+、Ca2+、肌酸激酶升高等。

  2.4 在采血过程中,认真查对检验项目,根据检验项目要求准确抽取血液标本量,一般来说,普通人每毫升血液可离出0.45~0.5ml左右血清[1],但是对水肿患者或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血液粘度比较高,血液离心后,血清含量相对减少,因此遇上此类患者要留心多抽吸一些血液,避免因标本量不够而重新采取血样,增加患者的痛苦与不快。足够的血液量是取得血标本的前提,因此一定要保证血液量充足。黄、红、绿头管一般3ml,紫头管用于血常规不少于1ml、用于T细胞亚群、血沉、糖化血红蛋白等2ml,灰头管2~3ml,另外,工作中还要注意一些特殊需要的试管,如凝血功能1.8ml;抽血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剂量规定,否则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绿头管用于血液流变检测时就要求比较严格:一是剂量是要求在4~5ml;二是要求充分混匀,不能凝血或溶血;三是时间上也有要求(最好在上午10点之前),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5 多项化验时按采血顺序采血

  血培养瓶 - 黄/红 - 蓝 - 绿 - 紫 - 灰 - 黑。

  2.6 采血完毕后

  应立即将采血管以180°上下轻轻颠倒5~6次,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同时要防止血细胞受剧烈震动而被破坏。

  3 血液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

  一般来说检验与采血时间关系紧密。在日常工作中,检验人员体会最深的是血清钾离子(K+)会随存放时间延长而升高,血糖(GLU)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前者因为细胞内的钾随时间延长由细胞内渗出到细胞外而引起血钾升高,后者由于时间长细菌分解代谢而导致血糖下降了。此外,实验证明,有26种生化检测项目随着存放时间的长短出现检验结果的变异,只有使用新鲜的标本,检验的结果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2],因此血标本要及时送检,放置过长会影响其检查结果,运输中避免剧烈震荡,以免影响其检查结果。

  4 加强学习,不断进步

  一般都是一针见血,当采血不顺利时,切忌在同一处反复穿刺,易导致标本溶血或有小凝块,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我们要苦练基本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避免溶血、凝血,保证采血标本质量。我们应与检验人员多沟通,加强合作,了解血标本的基本要求,熟悉影响血标本的因素,掌握血标本的保存方法等。总之,血样标本从患者到我们采集血液标本,再到检验,中间环节多,流程长,需要处理好每一个环节,因此一个有价值的血液化验结果需要护理、检验、患者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保证高质量的血样标本,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寇丽筠.临床基础检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

  2 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检验医学,2006,21(1):87.

  

作者: 刘建容,陈丽琴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