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5期

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干预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抢救质量。方法采用心理评估、护理诊断、心理护理措施、干预患者心理活动促进疾病转归与恢复。结果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护患交流,减少护患纠纷。结论在实践中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解释到位,把人性化服务融入整体护理全过程,提高急诊临床护理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抢救质量。方法 采用心理评估、护理诊断、心理护理措施、干预患者心理活动促进疾病转归与恢复。结果 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护患交流,减少护患纠纷。结论 在实践中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解释到位,把人性化服务融入整体护理全过程,提高急诊临床护理的水平及抢救质量。

【关键词】  急诊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急诊护士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制定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急诊临床护理的水平及抢救质量。

  1 熟悉急诊特点

  急诊具有发病突然,病情紧急,变化较快等特点。患者多因紧张、恐惧、焦虑,加之病痛的折磨及其家属的焦虑烦躁也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而加重病情。护士应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运用敏锐的临床观察力和熟练的操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积极进行护理干预。

  2 外伤患者特点

  外伤患者占急诊病人的比例较多,伴有伤口、出血、疼痛,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紧张不安的心理并急切地想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应迅速做出止血、固定、包扎等处理,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患者情绪稳定。

  3 腹痛患者特点

  因发病急,疼痛剧烈,故患者一般心情焦躁,入院后迫切要求止痛,认为腹痛就应尽快先打止痛针,不配合各种检查,对治疗措施有抵触情绪,不仅耽误诊治时间,解释不当还很容易出现护患纠纷。急诊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体征表现和主诉作出初步判断,可先安排床位于患者休息,并尽快根据病情建立静脉通道,再组织患者家属进行缴费等后续相关治疗。

  4 自杀患者特点

  服毒自杀患者由于社会或家庭因素情绪波动大,有悲观厌世情绪,不配合治疗。应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劝说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治疗,承担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从新树立起对待生活的勇气。

  5 应用沟通技巧

  善于应用沟通技巧加强医患沟通,全面客观地了解患者病情,并保持与家属的联络,用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恐惧、无助心理,耐心细致地告知各种检查室的方位,危重症患者需医护人员亲自护送,说明各种收费标准,避免因解释工作不到位而造成误会及纠纷。有些患者家属在其他服务窗口遇到不满或对医院的工作流程有误解时,会把怨气发泄到急诊科医护人员身上,此时,更应语气温和、举止恰当,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不可急躁或置之不理,在治疗的同时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6 主动热情接诊

  急诊护士首先接触患者,应积极主动地热情接诊,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和体贴患者,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并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同时通过护理干预可使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患纠纷明显下降,使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素青,卢慧娜,周瑞卿.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

  2 赵书霞.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6):247.

  

作者: 鲁伟芳,夏 宁作者单位:550009 贵州贵阳,解放军第44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