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6期

膝关节置换术25例的康复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手术之一。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康复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的心理与肢体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康复,重新参加社会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切除病灶、缓解疼痛......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手术之一。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康复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的心理与肢体运动功能最大限度的康复,重新参加社会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切除病灶、缓解疼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恢复改善膝关节的运动功能[2]。本院自2008年以来共收治骨性关节炎患者25例,均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为患者实施了系列的围术期的康复护理,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本科的康复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双膝骨性关节炎2例,单膝骨性关节炎23例。均为老年女性,年龄68~74岁,平均70岁。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刚入院时心理比较紧张、焦虑,担心万一手术失败,会给今后生活带来不便。首先,以真诚热情、关心理解、细心耐心来取得患者的信任,介绍本院开展该手术的技术优势及手术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在术前有一个自信和相信医护人员并乐于接受治疗的心理状态,从而保证康复计划的落实。

  2.1.2术前指导积极完善各项检查,术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做好皮肤准备,指导患者加强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直腿抬高和踝关节主动运动及CPM机的使用,鼓励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练习。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平卧,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置关节于功能位,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观察双侧肢体有无肿胀、皮温及静脉回流情况,抬高患肢。

  2.2.2预防感染预防膝关节感染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3]。关节持续疼痛是膝深部感染的重要指征,它提示膝部有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引起假体松动,患肢活动时疼痛加剧,体温持续升高、伤口疼痛、关节肿胀,则提示有感染的发生。应及时汇报医生,选用有效地抗生素,做好相应处理,另外增加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2.2.3营养及饮食护理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强患者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对生物型人工关节的骨长入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前2天进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3天恢复胃肠功能即可多进食粗纤维和多维生素类食物,防止便秘。同时应摄入含钙和胶质丰富的食物。

  2.3功能锻炼

  2.3.1术后当天手术当天维持双侧关节功能位,膝下垫一软小枕,双足抬高30°左右。术后第1~2天开始协助患者行直腿抬高练习及踝关节背屈运动,每天完成2~3次,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静态收缩练习,每次5s。每10次一组,每天10组。可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消除肿胀,防止术后粘连。

  2.3.2术后第3~7天术后第3~7天在引流管拔除、包扎敷料相应减少的情况下进行被动屈膝运动,手术后3天应用CPM机给予被动运动,CPM是有规律的被动运动,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起始角度可在0°~40°的范围内,因人而异选择。每天增加角度亦因人而异,每侧每次45~60min,每日3次,若双侧可交替进行。总的目标要求一周内达到90°。CPM机在使用7天左右膝关节活动度达到或基本达到90°便停止。CPM机的运动是以屈膝为主,而深膝运动不足常导致一定程度的伸膝受限。所以,在使用CPM机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伸膝活动。术后4天在病情允许下可地站立,并逐渐延长时间,此时重心在健侧,患侧不负重触地。双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可在7天后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下床站立并行走。

  2.3.3术后7~15天术后7~15天第1次下床行走3~5m,往返1次,以后逐渐增多行走距离和次数。在患者适应行走的心理条件下,指导扶拐独立行走。术后12天拆线并出院,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术后第3周恢复患肢负重能力,患者借助步行器左行走步态训练和下蹲练习,训练患者平衡能力,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创伤或骨折。

  3出院指导

  出院前嘱患者及家属要求一立一坐一蹲的顺序在3个月后坚持锻炼,定期随访,以便了解患者是否按练习计划进行功能锻炼,并评定患膝功能。

  4结果

  随访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本组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出现,根据膝关节评定标准,优15例,良7例,可3例。

  5讨论

  通过术前指导,术后有计划主动与被动结合,为患者制定科学的、系统的、积极而循序渐进的锻炼是手术获得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功能锻炼可减轻患肢肿胀、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多种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康复,使其身心健康地回归社会,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奚爱芬.双侧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实用骨科杂志,2005,12(6):571.

  2林红.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吉林医学,2007,4(4):470.

  3陈维珍,杨桂莲.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9):709.

  

作者: 韩冰,蔡新利作者单位:255300 山东淄博,解放军第148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