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6期

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45例老年因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伴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掌握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结果45例人工全髋置换术后,除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外,其余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假肢......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45例老年因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伴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掌握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指导。结果45例人工全髋置换术后,除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外,其余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假肢脱位等并发症。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风险大,护理难度高,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全髋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人,特别是女性,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退变,在平地滑倒、床上跌下、下肢突然扭转、甚至无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就可发生骨折[1]。因各种原因导致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因年龄大,本身骨质疏松,若采用一般牵引保守治疗,恢复需要时间长,患髋经常疼痛,且因需要长期卧床而引起很多并发症。自从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大大减少了卧床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了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本科2007年1月—2011年12月共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45例,经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伴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恢复良好。现将体会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老年患者共45例,其中男18例,女27例;平均年龄63岁;伴全身其他疾病8例,其中高血压4例,肺心病2例,糖尿病2例。均成功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术后患者髋关节活动正常,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25天。

  2术前护理

  2.1心理沟通与支持此类患者多因突如其来外伤所致,起病突然,患者心理难以承受,担心自己年龄大,无法耐受手术。有的患者又因为经济原因,怕给子女带来负担,不愿意接受手术,采用消极的治疗方式。针对不同心理状态,耐心真诚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向他们讲解手术原理、手术优越性及安全性,虽然一次性费用多一点,但可以缩短住院及卧床时间,术后2~3周即可以下床扶拐行走。并且介绍手术成功者来“现身说法”,消除他们的顾虑,乐意接受手术。

  2.2术前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1)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鼓励患者用双手、腰部及健侧下肢支撑,抬高臀部,以利于放置便盆,练习在床上解大小便,防止发生便秘及尿潴留。(2)肢体及关节功能锻炼指导。告知并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踝关节背屈、绷紧小腿肌肉10~20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如此循环,每次20~30个循环,每天3~4次。直腿抬高训练:伸直膝关节,背曲踝关节,足跟离床20cm,抬高10s,放松落下10s,如此循环,每次10~20个循环,每天3~4次。

  2.3牵引的护理术前牵引5~7天,保持有效的牵引,牵引绳与肢体轴线保持一致,维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软枕抬高下肢20°~30°促进静脉血和淋巴回流[2]。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勿私自调节牵引绳,牵引绳上避免挂物品。牵引重量勿随意增减。观察患肢血运情况,注意伤肢末端皮肤有无青紫、肿胀、麻木、疼痛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4充分术前准备,正确估计手术耐受力术前做好各种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凝血四项、心电图、血糖等,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正确估计对手术的耐受力,对潜在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术前应做好对原发病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风险性。术前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加机体抵抗力。手术前一天对手术区皮肤备皮,术前禁食10~12h,禁饮4~6h,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术前重点评估各脏器的功能、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及时有效地治疗各种基础疾病,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3]。

  3术后护理

  3.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1.1生命体征观察由于该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同时患者均为老年病例,耐受力差,因此术后严密观察病情至关重要,特别是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常规每1h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必要时上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本组有5例曾发生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休克现象,经及时处理得以恢复。

  3.1.2疼痛的观察及处理术后用镇痛泵的患者,一般疼痛可以耐受。对未用镇痛泵而疼痛较剧烈者,除耐心向患者解释,安慰患者外,应及时药物镇痛,防止因疼痛而引起血压升高、胸闷等其他意外发生。手术4~5天后仍诉伤口疼痛,要观察伤口渗液及体温变化,防止伤口感染。

  3.2创口负压引流管护理保持创口负压引流管的持续通畅,以便及时吸出渗出液,防止创口内积血而导致感染和术后形成血肿,影响伤口愈合。密切观察引流量、色、性状,若引流量多且颜色鲜红时,及时报告医生。

  3.3术后康复指导

  3.3.1正确体位与制动术后患足穿矫正鞋,使足尖向上,保持外展30°中立位,防内旋;术后在患肢膝下垫一软枕,防止患肢放在健肢上,导致过度内收。

  3.3.2功能锻炼指导向患者仔细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让患者明白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1)术后6h血压正常,可在床上做上肢运动,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使肌肉保持一定张力,防止肌肉萎缩。(2)术后2~3天拔出负压引流管后,根据术后X线片结果,判断假体位置情况,开始进行系统康复练习。在床上进行髋关节屈伸活动练习,髋关节内外旋练习,屈髋应低于45°,以后逐渐增加屈度,但应避免>90°,每天练习2~3次,每次20~30min。(3)根据手术及患者恢复情况,一般术后2~3周可扶拐,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患肢不可用力负重。(4)患者上下床方法指导: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小于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并使足着地,再扶拐杖站起。上床时按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

  3.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4.1预防压疮老年患者皮肤干燥,皮下脂肪少,抵抗力差,术后疼痛活动受限,容易发生压疮。应使用气垫,建立翻身卡,每2h翻身1次。翻身时两膝关节间放软枕,保持肢体外展位,防止内收、外旋。本组无一例发生压疮。

  3.4.2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全麻清醒后抬高床头10°~20°,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咳嗽是患者主动排痰的唯一措施,方法是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再用力咳出[4]。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2~4h 1次,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每4~6h 1次。本组有4例发生了肺部感染,行对症处理后痊愈。

  3.4.3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术后抬高患肢20°~30°,促进静脉血和淋巴回流。由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的活动,特别是主动活动会使关节疼痛无力,置换关节不稳定、脱位及诱发和加重伤口的内出血,故需增加被动运动,护理人员对患者下肢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注意肢体末端保暖,给患者穿弹力长筒袜[5]。以减小下肢横截面积,同时可加速静脉血流速度,从而使静脉血栓形成机会减少。吕厚山等[6]报告:1997-1998年间髋关节和膝术后关节置换DVT的发生率为47.1%。本科45例由于实施了正确的护理未发生深静脉血栓。

  3.4.4预防假体脱位严格注意患者的体位及患肢体位,搬动患者及翻身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严禁屈曲、内收牵引患髋,防止肢体内旋外翻,术后6周内髋关节的屈曲限制在70°以内,坐位时两腿分开,侧卧位是患肢在上并处于伸直位,并将两腿之间垫枕。本组未发生假体脱位。

  4出院指导

  出院时嘱咐患者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活动范围,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避免干重活和剧烈体育活动,不负重。不做盘腿动作,不坐矮凳子,保证屈髋<90°,一般术后1~2个月复查X线片,若有异常及时复诊。

  5小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患患者的痛苦,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是一个比较大的心理应激,会影响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从而影响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的健康[7]。因此作为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开始,术前及术后,都要体现人性化的服务,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所有的问题,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前后正确的护理,特别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正确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对手术的成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护理人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严格按照护理程序,对不同患者、不同训练时期的康复训练做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加强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以保证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47.

  2黛燕,裴福兴,沈彬.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门诊康复指导.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031-2032.

  3张爱东.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医学,2009,4(29):12-20.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

  5李萍.骨关节康复护理发展与临床缺口.广州医药,2005,36(5):75-76.

  6吕厚山,徐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华骨科杂志,1999,19(3):155-165.

  7陈俐,杨敏,王丽英,等.手术应激反应应对的研究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20):40-42.

  

作者: 金华阳,石宗菊,林红作者单位:444100 湖北当阳,当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