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6期

肝包虫术后并发胆瘘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肝包虫术后并发胆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2例肝包虫术后胆瘘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术后认真做好临床护理,早期发现胆瘘症状并及时处理是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措施。...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肝包虫术后并发胆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2例肝包虫术后胆瘘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2例再次行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术后认真做好临床护理,早期发现胆瘘症状并及时处理是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肝包虫术后;胆瘘;护理

  肝包虫病是西藏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棘球蚴的幼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在农牧区工作、生活的人和密切与牲畜接触的人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此病早期无临床特异症状,就诊时病程较晚,药物治疗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疗效。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肝包虫病传统术式繁多,内囊摘除术中囊液外溢造成播散和种植,术后常有复发。肝包虫外囊切除术是目前常规首选术式其潜在的危险性较肝包虫内囊摘除更严重,并发症也相应增加,胆瘘是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手术后,如不及早发现、及时妥善处理,将会导致严重后果[1]。胆漏是指胆汁或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出的现象。因胆瘘易发生胆汁性腹膜炎、腹腔内感染、复发性胆管炎、营养不良,病程长,治疗复杂困难,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22例并发胆漏的肝包虫外囊手术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例胆瘘患者,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8岁,均为藏族。肝包虫残腔引流管漏15例,外囊摘除术后肝创面漏6例,胆管损伤漏1例。其中术后第1天发现胆漏16例,术后3天发现胆漏5例,术后1周发现胆漏1例。22例中2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再次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

  1.2临床表现肝包虫手术后如出现腹胀,腹痛,高热,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症征,B超提示腹腔积液,腹腔穿刺抽出胆汁或腹腔引流管有胆汁引出,其量在100ml/d以上者应高度怀疑胆瘘;部分患者如出现持续右上腹痛,肩背部放射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增高,低热等全身症状时也应考虑胆瘘的可能[2]。

  1.3治疗方法发现胆漏并未发生弥漫性胆汁腹膜炎的患者,早期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措施:(1)取右侧卧位和半卧位;(2)禁食行胃肠减压;(3)重新安置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4)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5)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6)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7)给予生长抑素及激素序贯疗法;(8)介入疗法:在B 超和CT引导下行腹腔穿刺胆置管经内镜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总管置管内引流,胆管内支架;(9)对于并发弥漫性腹膜炎或早期采用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应行剖腹探查,腹腔冲洗、引流,根据病情行胆管重建,修复后T管支撑引流。

  2结果

  22例患者中2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再次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

  3护理体会

  3.1心理护理胆道术后一旦发生胆瘘,势必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精神负担加重,甚至需要再次手术或置管引流;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惧,对治疗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常会拒绝不接受再次手术。此时护士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士应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不同原因做出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耐心安慰患者,对其痛苦表示同情和理解,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医患之间潜在的障碍。同时给患者讲解放置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说明心理因素、精神状态对本病预后的影响。使患者对疾病知识有所了解,并增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轻心理压力,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使医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2引流管护理[3]术后并发胆漏患者引流管放置的时间较长,给患者造成活动不便及疼痛,给患者带来痛苦。(1)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注意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的处理;(2)每天更换引流袋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同时注意引流袋不能高于引流管口,避免逆行感染;(3)正确并及时挤捏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的长度应适宜便于患者活动;防止扭曲、受压和滑脱;(4)重患者协助其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5)如果胆汁从引流管外周流出或从伤口内流出,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擦洗皮肤擦干后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

  3.3饮食护理出现胆漏时应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待患者腹痛、腹胀消失,肠蠕动恢复后,拔出胃管进少量流质饮食,逐渐由全流食改为半流食直至普食。进食期间禁酥油茶、风干肉等油腻、胀气食物。并随时注意有无腹痛及腹胀,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4病情观察术后出现腹痛、腹胀、皮肤黄染、发热、局部或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腹腔引流管内有胆汁样引流液应考虑有并发胆漏的可能。加强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腹痛及腹胀情况、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如患者腹痛及腹膜炎症状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3.5支持治疗、预防感染[4](1)胆漏患者需维持水电质和酸碱平衡,及时补充能量、蛋白和维生素,适时合理使用抗生素;(2)密切观察有无感染体征出现如发热、寒战、腹膜炎体征等。有效控制感染的方法是保持有效的引流;(3)患者采用斜坡卧位,鼓励患者有效咳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既有利于呼吸,又有利于渗漏胆汁的引流;(4)根据病情鼓励并协助患者及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3.6发热的护理发热因胆管炎、腹膜炎、二重感染而引起。首选物理降温,病情允许可鼓励患者多饮水,并及时补充液体。及时更换衣服做好皮肤护理。若中毒症状严重,可在大剂量抗生素的同时给予小量激素以对抗毒素作用[5]。

  3.7出院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出院宣教,嘱患者出院后进清淡饮食,忌油腻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切忌暴饮暴食。保持良好心情,注意个人卫生及休息,与牲畜分开住。告知复查的准确时间及重要性。带引流管出院的患者要详细交代妥善固定引流管的方法,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随时挤捏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引流管口高于引流袋保持有效的引流,必要时做好书面教育单,便于患者和家属更好地掌握自护知识。一旦发生引流管脱落立即到医院处理。遵医嘱服用消炎利胆及保肝药物。在拔管后,还需要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如再次出现胆漏表现,需重新置管引流。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及抵抗力。

  4讨论

  肝包虫术后造成的胆瘘,给患者心理及身体上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因此,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甚为重要,是胆瘘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的进展情况, 对引流管的护理高度重视,及早发现胆漏的早期症状,考虑到患者有胆瘘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 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为医生和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从而缩短胆瘘的时间,促进瘘口早日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巴明臣,毛静熙,陈训如,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原因及对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1):77-78.

  2梁蕾.胆道术后并发胆瘘的护理.山西医药杂志,2011,1(1):98-99.

  3熊云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

  4黄权.肝胆手术后胆漏的综合治疗.肝胆外科杂志,2005,13(5):397-381.

  5鲁连桂.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1-78.

  

作者: 方琴1,韩志英2作者单位:1 850000 西藏拉萨,西藏自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