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8期

手术室病人护理安全管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医疗护理安全隐患不仅对病人的健康权益和经济利益构成危害,也会给医院、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和医学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手术室作为各个手术科室主要的诊疗场所,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保证每一个手术病人的安全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我们从手术病人、护理人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医疗护理安全隐患不仅对病人的健康权益和经济利益构成危害,也会给医院、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和医学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手术室作为各个手术科室主要的诊疗场所,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保证每一个手术病人的安全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我们从手术病人、护理人员、环境、物品等各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医疗事故,防范医疗纠纷

【关键词】  手术病人;护理安全;管理

  患者安全是医疗卫生系统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1]。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基本职能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高效、大量顺利通过,为病人治愈康复创造最优良的条件。本院手术室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室,每天都承担着各手术科室大量的手术配合工作,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与每一台手术的顺利完成是分不开的,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病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1护理人员的管理

  (1)手术室护士作为病人手术的参与者、配合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在预防和处理护理风险以及规避和阻止手术病人风险中,起核心和关键作用[2]。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护理安全管理;防止因责任心不强或违规操作导致工作失误。(2)加强护理人员学习现代医学、护理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各科手术的配合要点、各种抢救技术及各种仪器的使用,精通专科手术准备和操作技能,操作中做到准、稳、轻、快,医护配合默契,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使手术配合工作做到积极主动,防止因物品和设备使用不当影响手术安全。(3)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制订工作程序、流程及质量标准,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促进手术护理工作的改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出入手术室的管理

  (1)手术室出入管理制度悬挂在出入口处最显眼的地方,所有进出手术室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更换手术室专用的口罩、帽子、衣裤、鞋。(2)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除参加手术的医疗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处,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手术室。患有呼吸道感染、面部、颈部、手部有创口或炎症者,不可进入手术室。(3)如有教学参观,参观者应提前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进入手术室,参观者应穿戴整齐,按指定手术间参观手术,不得任意走动和出入。

  3术前探访的管理

  (1)医院的一切护理工作既然是以病人为中心,就必须更多的了解病人,因此术前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应一起到病房探访病人,了解病人的病情,有无过敏史、心理状态、术前准备等情况。(2)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施及业务技术,让患者术前大致了解手术过程,自己在手术中应如何做好配合。(3)术前探视病人,可以使护患之间相互熟悉,消除手术时的陌生感,更重要的是可确保手术安全,防止弄错病人。

  4接送病人的管理

  (1)接手术病人时应该核对科别、床位、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术前诊断、手术名称,途中注意病人安全,危重症病人应有负责医生陪同。(2)检查术前准备是否完善,如:术前用药、禁食、配血、灌肠、插胃管、更换衣服、家属签字等,并注意不带贵重物品入室。(3)手术结束后,将病人随同病房带来的一切用物送回病房,并与病室接班护士当面交清。由术者、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工人一起护送病人,以防回房途中发生意外。

  5对病人的管理

  (1)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应注意病人的保暖。如小儿、神志不清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应特别注意安全,用约束带固定病人在手术台上,防止坠床;急诊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外伤病人应仔细查看伤情及损伤部位,以防弄错手术部位。(2)麻醉开始前,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认真核对病人科别、姓名、年龄、床号、诊断、手术方式和手术部位。(3)麻醉完毕后,术前实行“暂停时间(time out)”,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在摆放患者体位前、消毒铺单前,应分别根据病历、手术通知单、X线片、CT、核磁共振等影像诊断检查、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确保准确无误[3]。

  6严格查对制度

  (1)术前、术中、术后由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共同清点手术用物,包括各种器械、纱布、缝针及特殊用物,并做好记录,术后与术前相符合。术中添加的手术用物也必须认真清点,详细记录。防止异物存留于伤口或体腔内。(2)在手术过程中,术者和麻醉师的口头医嘱,巡回护士应复讲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术中用药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3)术中输血应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共同核对血型、交叉配血单、血量、采血日期并签名,同时检查血液质量,注意血液的有效期,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情况。

  7无菌物品的管理

  (1)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绝对分室存放在固定位置,无菌物品超过有效期应重新灭菌备用。(2) 一个手术台上的无菌物品仅供一位病人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手术过程中如器械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切不可再用。(3) 暂时不用的器械,用物摆放在器械桌上,并用无菌巾覆盖;尖锐器械、缝针应尖朝上,以防穿透无菌敷料被污染;需植入体腔内的物品,使用时应用专用器械或无菌敷料夹持不能直接用手接触。(4)准备足够的无菌物品,防止因无菌器械、物品不足而延误手术或性能不良造成意外。术中传递器械时,不能从术者背部传递,无菌物品不能举得过高或过低。

  8药品的管理

  (1)手术室除了一般药品处,还有各类抢救及麻醉用药。因此 ,外用药与静脉用药应分室放置,剧毒麻醉药品专人专柜保管,外用药标签要醒目,对易挥发的消毒液要现配现用,安尔碘、酒精使用后立即盖好以保持其浓度。(2)急救药品应交接班并定点放置,用后及时补充,防止因交接不清或管理不善而造成医疗缺陷。(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

  9标本的管理

  (1)凡手术取下的标本要妥为保存,并放置在专用病理标本袋内; 标本袋内及时加入适量的固定液,并标明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标本名称,术毕由手术室护士亲自交给术者或助手送检。(2)任何标本未经医生许可不得私自丢弃。

  10防止手术意外和并发症的管理

  (1)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时,应检查电极板是否完好平整,使电极板与病人的皮肤全面接触,防止灼伤病人。(2)凡病重、体弱、营养状况差、手术时间长的病人,手术开始前对易受压部位特别是骨突出处应垫好软枕,必要时可手术中局部按摩;防止发生褥疮。(3)防止压伤病人,固定手术体位时,既要显露良好的手术野,又要不使肢体及神经过度牵拉受压。

  11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

  (1)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若无条件时,先作无菌手术,后作污染手术;手术间术后须严格按层流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后方可再使用。(2)特异性感染手术使用过的物品、器械需经双消毒处理。(3) 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禁止非手术间的医务人员入内;同时避免参加本手术的人员在手术间内过多走动。由于本科室严格执行上述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所有手术病人的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医生满意度提高、病人及家属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2魏革.手术室的风险管理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3-835.

  3葛建,金艳.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构建.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3-56.

作者: 王彦,晁云萍作者单位:650032 云南昆明,昆明医科大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