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9期

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护理三级质控管理组织,实施护理质量全程监控、进行环节质量专项检查、规范季度护理质量考评、切实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等措施,明确了护理质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结果通过建立合理、完整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和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实施全程、动态监控与考评,在管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护理三级质控管理组织,实施护理质量全程监控、进行环节质量专项检查、规范季度护理质量考评、切实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等措施,明确了护理质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结果通过建立合理、完整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和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实施全程、动态监控与考评,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掌握标准,加强质控,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护理部定期对各护理单元进行考评结果的纵横比较分析,明确了护理质控管理中的任务,对提高全院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质量控制;护理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管理理念的更新,人们对医疗卫生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临床工作中,病人和家属对护理服务及护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护理质量也面临着持续改进和发展的问题,而护理质量全程控制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从2010年起本院实行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的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负责制,即护理工作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1]。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如果离开质量控制,就意味着管理工作的失控,质量控制是管理的基础,是管理的生命线。通过质量控制能使护理质量不断改善和保持在较高水平的有效保证[2]。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 本院将国际管理模式应用到护理管理中,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为提高本院全程护理管理水平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现将主要做法报告如下。

  1建立合理、完整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1.1健全质控组织并严格履行职责合理、完整的质控组织是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保证[3 ]。本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体系, 形成了以主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护理质量管理网, 并成立了由护理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的护理质量监控;各护理单元成立了护理质控小组, 负责病区护理质量的检查监控。三级组织严格履行各自职责,自下而上,一级向一级负责,确保质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各级质控组织严抓细管,敢于负责,改变过去质控工作中“松”、“懒”、“散”现象,增强质控组织的权威性,努力提高护理质量的达标率。

  1.2完善质控制度并严格制度管理落实制度是搞好质量管理工作的保证。要想使护理质控工作取得好成效,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完整、切合实际的质控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地执行。本院在制度管理上努力做到“一个健全、三个保证”。一个健全即修订完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要求》,明确医院、科室、病区三级质控组织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质量要求,实行检查-反馈-整改-提高的循环管理,定期总结、评比,保证护理质控工作在健全的制度中正常运行。三个保证:一是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执行制度时必须严肃认真,照章办事,不能随意变通,用制度的严肃性、稳定性保证质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保证制度的针对性和超前性。质控制度及管理规定要切合实际,解决问题,便于操作,充分体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要求,合理满足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三是保证制度的彻底落实。护理质控组织定期、不定期的现场检查、抽查和网上控制,随时了解制度的落实情况,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与奖金、年终评优、考核、晋升等挂钩,用处罚体现警示性,保证各项质控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2建立科学、完善的护理

  质量控制标准科学、完善的护理质控标准是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控制、评价护理质量的尺度[4]。随着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开展,护理服务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也需改进。依据医院分级管理要求及有关护理工作的管理规范,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重新修订完善了几十项护理管理考核标准和护理规章制度,健全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护士行为评价标准、整体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及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修订了专科护理常规,规范了各种护理表格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统一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护士长手册记录内容及要求,使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常规技术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及科研创新能力,加强护理人员“三基”训练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开展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和新护士岗前培训,确保护理质量不断改进与提高。

  3落实护理质量标准,实施全程、动态监控与考评

  3.1实施护理质量全程监控全程、动态监控与考评是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一是全员监控, 即全院护理人员人人都是监控接受者, 人人又是监控实施者。在重视护理管理者管理素质的同时,加强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教育,使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关心质量,形成人人参与管理的氛围。二是全岗监控,即临床、门诊、医技科室、行政职能部门各个护理岗位都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具体监控措施,各岗位严格执行标准,实施质量监控,保证各项工作都在监控中正常运转。三是全项监控,即护理工作中的各项质量达标,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都在监控之列。四是全时监控,即不分昼夜及节假日,病房护士长每天查,科护士长每周查,护理部主任每月不定期抽查4~ 6次,实行护士长夜间查岗制,院际、院内疑难护理会诊制、院领导节假日值班制,做到24h跟踪监控,使护理质量在全天候的监控中不断加强。

  3.2进行环节质量专项检查加强基础护理、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记录书写等的质控力度, 通过专项检查、问卷调查和实地了解,对各项护理环节中的薄弱环节随机监控,进行针对性专项治理,重视反馈,责任到人,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时改正。

  3. 3规范季度护理质量考评按照护理部工作计划每季度末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人员分组对各临床科室根据护理质控评价项目:即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技术操作、服务态度、消毒隔离、医德医风、“三基”训练、护理文书等内容进行一次全面质量大检查,检查后各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现场反馈给病房护士长,提出整改意见限时整改。通过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考评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紧紧围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三个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面的护理质控管理,要求检查人员严格执行标准、不徇私情、不留情面、认真讲评,分析缺陷存在原因,提出相应整改意见,及时反馈考评信息,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3. 4切实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护理管理要围绕护理安全下工夫,在质量检查中能及时发现制度执行中的松散、操作执行中的疏忽、护理工作中的缺陷。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士工作条例》及有关护理安全方面的案例,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探讨本案例应该采取的措施;对身边发生的缺陷小中见大,注重整改时效;对未发生的缺陷或随时可能发生的缺陷要制订应急预案,组织大家学习本科室常见病的应急预案程序,并熟练掌握应急预案措施以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种护理问题责任到人、到岗,严格制度,奖惩分明。建立层层负责制,严把护理质量关,防患于未然,确保护理安全。

  4客观、公正地对待考评结果

  客观、公正地对待考评结果,并使之起到进一步促进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质量水平的作用是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在将考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挂钩的同时,通过分析找出护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限期整改。做到: 考评结果要公正、公平,避免人为因素;及时反馈、公布考评结果,将考评情况及时进行汇总、分析、通报,尤其是对存在问题的科室和有关人员,点名反馈,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奖惩兑现,建立个人考评档案,定期进行考评结果的纵横比较分析,使本院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护理质量达标率为100%,质控制度落实率为100%,病人满意率达98.75%,护理事故、差错及纠纷为零,在历次省级医院护理质量检查中名列前茅,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因此,在护理管理中按照质量标准重点检查各病区的护理质量,从而规范了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各个环节,也使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有效地发挥质量控制中的监督职能,对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 现代护理管理学.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201-212.

  2赵红彦, 李岩. 护理工作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做法. 中国医院管理,2003, 23 (8) : 51.

  3程传苗, 尚秀花.医疗质量管理及其基本要素.中国医院管理, 2002,22 (1) : 20-21.

  4尹曦华, 李争, 翟鸿雁. 加强医疗质量控制, 提高医疗服务效益.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 19 (5) : 279-280.

作者: 刘凤艳作者单位:730020 甘肃兰州,甘肃中医学院附属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