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神经系统表现的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对HIV感染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了16例HIV抗体阳性患者神经系统表现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发病时无HIV的基础病表现。7例测弓形体抗体阳性,6例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提高对HIV感染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认识。 方法  回顾分析了16例HIV抗体阳性患者神经系统表现的临床资料。 结果  7例患者发病时无HIV的基础病表现。7例测弓形体抗体阳性,6例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3例表现为脑膜脑炎,测脑积液无明显改变,全部死亡;其他为癫痫发作、精神症状等。 结论  神经系统症状可以作为HIV感染的首发症状而就诊,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相对较高,应引起加倍的重视,避免误诊漏诊。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神经系统 HIV抗体

    Clinical analysis of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 in AIDS

    Chen Yuling,Lu P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Hospital Affiliated to Xuzhou Medical College,Xuzhou221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of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 in HIV-infected patients.Method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laboratory data of16cases with HIV positive were reviewed.Results There was no initial manifestation of HIV in7patients.7patients with toxoplasmosis antibody positive and6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localizing symptom.3patients with meningoencephalitis,but CSF investigative results were negative,all3patients died.Other manifestations presented seizure,abnormal behaviors and disorientation.Conclusion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could be the first manifestations in HIV patients,which with variety of symptoms and higher mortali-ty.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it in order to prevent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Key words AIDS nervous system HIV antibody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作为20世纪世界危害性最大的传染病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我国虽然艾滋病发病率仍较低,HIV感染的绝对数已相当可观,并呈增长趋势。HIV感染后导致各种并发症是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神经系统的病变发病率不仅较高,且表现多样,原发病症状相对隐匿,临床容易误诊漏诊。现将16例HIV感染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援外的圭亚那首都医院。16例HIV抗体阳性患者并发神经系统症状,占同期住院艾滋病患者的10.9%。其中7例以神经系统症状首诊,只有3例入院前3个月~2年已查出HIV抗体阳性。年龄分布:18~20岁3例,21~30岁5例,31~40岁6例,41~50岁2例。男2例,女14例。均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1.2 临床表现 16例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见表1。伴随的艾滋病表现有消瘦8例,其中恶病质3例,腹泻6例。淋巴结肿大3例,皮疹7例,口腔念珠菌感染3例,合并肺部病变2例。有7例发病时无明显基础病表现,而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突出。

    1.3 诊治及预后 7例实验室查血弓形体抗体均呈高滴度阳性,诊断为脑弓形体病。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中枢型偏瘫,起病多缓慢,伴头痛或发热。出现意识障碍2例,反复抽搐2例。治疗给予fansidar75mg/d及对症处理。2例昏迷患者死亡,2例无改善,3例好转。

    表1 16例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略)
   
    3例脑膜脑炎,均为年轻女性,发病急,病情重,迅速进入昏迷,均有脑膜刺激征。2例有病理反射,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1例伴偏瘫。脑脊液常规无明显改变,仅1例蛋白含量略高。其中1例6周前已表现出行为异常。未查及血弓形体抗体。治疗给以fansidar、抗生素、复方新诺明和制霉菌素联合方案。3例全部于入院后数天死亡。3例仅为反复癫痫发作,对症治疗外,合用复方新诺明和制霉菌素,1例予fansidar,2例好转,因癫痫反复发作死亡1例。其他病例病情较轻,未予特殊治疗。

    2 讨论

    HIV感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生率仅次于肺部并发症。不同的是,中枢病变的发生与艾滋病的消耗衰竭并不平行,本文有7例就诊时一般营养状态尚可,无腹泻,淋巴结肿大或其他机会感染并存,而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和突出的表现。因此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本文患者的诊断线索是流行病学资料和年轻患者发生不能解释的中枢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如偏瘫,以及来势凶猛的脑膜脑炎而脑脊液改变不明显。HIV感染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大致分为4类: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病,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和脊髓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艾滋病患者的30%。早期神经系统的HIV感染,可以无任何临床表现,而有10%~20%的患者可以首先出现神经系统表现 [1] 。脑弓形体病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症。表现为发热、头痛、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癫痫发作或神经异常,甚至进展至昏迷。临床类型有弥漫或局灶型脑炎、脑膜脑炎、肿瘤样病变。脑脊液和血常规无变化,血清学弓形体抗体检测依然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其敏感、可靠、简便。组织学和病原分离可明确诊断,但取材困难,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一些慢性或反复感染的患者,弓形体抗体滴度较低,影像学(CT、MRI)有利于诊断。表现为脑膜脑炎,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也都不能排除有或合并弓形体感染的可能。弓形体病往往是终生感染,体内免疫吞噬系统难以彻底消灭寄生的弓形体虫。在免疫缺陷患者,治疗虽可改善症状,常常复发。治疗主要药物是乙胺嘧啶加磺胺类药物。本组应用的fansidar是乙胺嘧啶和周效磺胺合剂。脑膜脑炎型发病急,病情经过凶险,病死率高。本组3例全部死亡。病因众多,诊断困难。由于多为非细菌性感染,脑脊液改变不明显。机会性感染以隐球菌、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体等感染居多 [1] ,病原学检测手段要求高。因此在条件限制情况下,尽量联合用药,覆盖可能的感染,争取治疗时间。癫痫是HIV感染常见表现,可以单独存在,其病因亦多,据报道 [2] 脑弓形体占位样变占28%,淋巴瘤占6%,HIV脑病占24%,隐球菌脑炎13%,其他有弓形体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脑梗死、低钠血症等。有条件应予脑脊液、生化、CT和MR检查。对症处理可改善症状,病因治疗不可忽视。HIV脑病除致癫痫发作,亦是精神异常最常见的病因。诊断依赖于排除其他病因的可能,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何杰金淋巴瘤是仅次于弓形体病的脑占位改变,原发中枢系统淋巴瘤的发生率是非HIV感染者的1000倍以上 [3] 。临床表现与弓形体脑病相似,也可以是非灶性病变,表现为意识混乱、记忆丧失、嗜睡等。有时影像学也难以鉴别二者,如果孤立性病变,对抗弓形体治疗无反应,应积极争取定向脑活检。放疗、化疗反应差,预后差。脊髓和周围性神经病变也可见于HIV感染,出现下肢无力或感觉障碍。如HIV脊髓病、痉挛性瘫痪,多发性神经炎等。相对发病率较低。本组只1例发生单下肢软瘫。

    参考文献

    1 张兴全,范江.艾滋病毒感染与艾滋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8-210.

    2 Carg Kumar Ravindra.HIV infection and seizures.Postgrad Med J,1999,75:387-390.

    3 Stoaus J.Davi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ssociated lymp-homas.The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997,81:495-510.

    (编辑江 风)

    作者单位:221002江苏徐州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

作者: 陈玉玲卢 萍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