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72例,药物治疗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疗程30d。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分别用Fugl-meyerassessment(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4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72例,药物治疗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疗程30d。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分别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 结果  康复治疗组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 结论  急性脑卒中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早期 康复 脑卒中

    脑卒中发病率高,其致残率居首位,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高级脑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ADL)低下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能力丧失等,对社会、个人及家庭等造成很大的影响。我院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72例,结果明显改善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证实早期康复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具有实效的。此点与九五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研究”结果相符 [1]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4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44例随机分成2组:(1)康复治疗组72例,其中男45例,女27例,平均年龄58.7岁;(2)药物治疗组72例,其中男48例,女24例,平均年龄61.4岁,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药物治疗组单纯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即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48h进行康复治疗,内容包括:(1)保持良姿位,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出现和发展;(2)变换体位,防止关节挛缩和褥疮出现;(3)被动关节活动训练,每日2次,每次20~30min,被动活动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原则,同时进行体感刺激、Bobath握手上肢活动训练、起立床训练;(4)主动运动出现后,逐渐强化主动运动,并开始床上翻身、移动训练、患侧负重训练和桥式运动训练;(5)平衡训练,顺序为床面坐位平衡→床面多支撑平衡→床面少支撑平衡→床边坐位平衡→立位平衡;(6)步行训练,顺序为减重步行训练→平衡杠内步行训练→助行器步行训练→独立步行训练;(7)作业训练,主要进行砂板磨、滚筒、木钉盘及简单工具操作等训练和ADL训练。

    1.3 康复禁忌证 (1)病情过于严重,如深昏迷、颅内压过高、严重精神障碍、血压过高等;(2)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心肌梗死等;(3)严重的系统性并发症,如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房颤、急性肾功能不全、严重精神病和风湿病等。

    1.4 疗效评定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0d,对两组患者应用FMA评定法评定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ADL,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均有改善,但康复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略)注: * 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 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中枢性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是其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基础,所谓可塑性即在结构和功能上修正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现实,部分神经元的损伤,可通过临近完好部分神经元的功能重组或较低级的中枢神经系统部分代偿 [2] 。脑皮质的神经重建是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基础。应用正电子发射扫描技术测定局部脑血流量发现没有损伤侧的手指运动,可使脑血管病的患者对侧运动感觉皮质和同侧小脑半球的脑血流量增加,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试验性脑梗死的研究,发现不仅在病灶周边,而且对侧半球均有轴突芽和新突触同时形成 [3] 。系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血管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ADL能力,而扶杖行走时间、步行恢复率、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优于神经科治疗 [4] 。本组结果显示,康复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所以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康复治疗会取得明显疗效。证明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康复治疗的介入时间越早越好,早期康复不仅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提高ADL能力,还可以杜绝或减轻废用综合征的发病。国内缪鸿石、朱镛连等主张,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48h,GCS评分>8分,即可开始康复治疗 [5] 。

    参考文献

    1 九五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4):266.

    2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28.

    3 史玉泉.神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社,1998,232.

    4 缪鸿石,南登昆,吴宗耀.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18-1819.

    5 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与治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62.

    (编辑晓 青)

    作者单位:151400黑龙江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作者: 张立镔 裴晓枫 张立文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