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3期

老年人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致腹泻5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幽门螺杆菌(Hp)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根除Hp治疗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Hp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好发因素,因此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抗Hp治疗,效果已得到了肯定。然而在肯定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其胃肠功能的减退,肠道副作用更应......

点击显示 收起

    幽门螺杆菌(Hp)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根除Hp治疗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近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Hp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好发因素,因此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抗Hp治疗,效果已得到了肯定。然而在肯定其治疗作用的同时,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其胃肠功能的减退,肠道副作用更应引起重视。笔者对我院自2003年2月~2004年2月收治的40例抗Hp治疗患者出现的5例腹泻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老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0~90岁,平均(71±8)岁,其中消化性溃疡24例,慢性胃窦炎16例,均经临床及胃镜检查确诊,快速胃黏膜尿素酶试验均阳性,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均无慢性肠道疾病史,近1个月均未用抗生素及抑酸剂治疗。40例患者均服用阿莫西林1.0g,2次/d,替硝唑0.4g,2次/d,洛赛克20mg,1次/d。消化性溃疡患者连续服用2~4周,慢性胃窦炎患者连续服用2周。

    2 结果

    其中有2例1周后出现腹泻,2例10d后出现腹泻,1例2周后出现腹泻,其它均坚持完成1个疗程,未出现明显不适。出现腹泻5例患者治疗期间均未有不洁食物饮用史,亦无除胃肠外机体其它系统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其中2 例停止治疗3d后,腹泻消失,3例停止治疗后,腹泻未见好转,遂行大便细菌培养,2例可见大量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1例出现大量白色念珠菌生长,均给予相应抗生素及抗真菌治疗后,腹泻消失。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抗Hp治疗1周后相继有5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显然,治疗方案中,抗菌药物在根除Hp的同时,也将肠道菌群的敏感株杀灭,使肠道内的自然微生态平衡被打破;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肠道生理功能的减退,肠道中一些有益菌逐渐减少,此时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其降低将更为明显,从而使得肠道对耐药菌株抗定植能力减弱,各种耐药菌株乘机形成优势菌群;且由于医院的特定环境,一些耐药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于从外界摄入并定植于肠道大量繁殖,本组资料证实了这点。我国是Hp感染大国,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0岁以上人群,可高达50%~60%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年龄也在增长,老年人所占的比率亦越来越高。对于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抗Hp治疗应谨慎,其副作用应引起重视,尤其是肠道副作用,故抗Hp治疗前应向患者说明,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应想到其肠道副作用的可能,不可随便服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及时到医院就诊,随诊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5.

    (编辑莉 莉)

    作者单位:251900山东省无棣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作者: 范维勇 尹延峰 张 振 宋 梅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