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递法明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早期糖尿病肾病是DN得以完全恢复的最后机会,再向前发展,DN就无法完全治愈。所以在DN早期应积极进行治疗。糖尿病眼病及糖尿病肾病均属于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1],两者具有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的共同发病机制。...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早期糖尿病肾病是DN得以完全恢复的最后机会,再向前发展,DN就无法完全治愈。所以在DN早期应积极进行治疗。糖尿病眼病及糖尿病肾病均属于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 [1] ,两者具有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的共同发病机制;递法明是目前新公认的治疗糖尿病毛细血管病变的理想药物,其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疗效 [6] ,但国内关于递法明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报道较少,所以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了本院60例早期DN患者,观察了治疗前后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和24h尿总蛋白(UTP)的变化情况,以探讨该药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确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60例,均为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患者。所有对象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UAE为30~300mg/24h为早期DN)确诊为2型糖尿病伴早期DN,且排除原发性肾病、泌尿系统感染、原发性高血压、发热及心力衰竭等疾病。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年龄(55.65±8.82)岁,病程(5.51±2.42)年;递法明治疗组31例,年龄(54.05±8.38)岁,病程(5.20±2.80)年。
    
  1.2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年龄、病程及空腹血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略)
    
  注:P>0.05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1mmol/L以内。其中对照组口服VitC片剂,1次2粒,每日2次,递法明治疗组加用递法明治疗(200mg/次,2次/d),治疗时间为1个月。治疗前后用放免法检测分别测定患者UAE和UTP。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均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采用SPSS软件包分析。
    
  2 结果
    
  递法明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24h尿总蛋白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略)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 * P<0.05;与对照组治疗比较, △ P<0.01
    
  3 讨论
    
  糖尿病性微血管性病变是糖尿病特征性血管损害,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在终末期肾病中约1/3是由糖尿病肾病引起的 [2] 。糖尿病肾病可分为肾小球超滤期、寂静期、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白蛋白尿期及尿毒症期,其中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24h)称为微量白蛋白尿期,是早期DN的判断指标。D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糖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小板功能异常、细胞因子改变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DN的发生及发展。其中代谢紊乱以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是其中2个关键的因素:(1)糖尿病代谢紊乱可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高血糖使胶原纤维之间的葡萄糖异常交叉连接增多,稳定性增强,导致糖化胶原分解减慢,同时糖化胶原与白蛋白、IgG结合增加,引起基底膜蛋白沉积,皆可导致微血管增厚;高血糖还可使肾小球上皮细胞糖蛋白合成增加,致基底膜增厚,基底膜纤维连接蛋白糖化,以其为媒介的胶原纤维之间的正常连接减少,造成肾小球的滤过膜的孔径增大,红细胞膜蛋白糖化和引起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导致微血管损伤,此外,多元醇代谢异常,氧自由基形成的共同参与DN的形成;(2)血小板功能亢进促使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3] 。
   
  递法明是目前公认的新的治疗糖尿病眼病的药物,主要成分是欧洲越橘提取物,其在早期DN的治疗作用机制在于:递法明其主要成分欧洲越橘提取物—花青素能够减少糖化胶原和结构糖蛋白的合成以及纤维连接蛋白的糖化,从而抑制微血管的增厚和肾小球滤过膜的孔径增加,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以及抗氧自由基等作用,进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肾脏微血管病变 [4] 。另外,花青素还具有抗血小板黏附的功能,可抑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5] 。这些作用机制为递法明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在笔者的观察中,31例加用递法明治疗的早期DN患者,UAE、UTP不仅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相比下降更明显(P<0.01),有显著的对照意义。表明临床上递法明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眼病,且因为良好的微血管保护作用,也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但由于本文观察的病例病程较短,其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关子安,孙茂欣,关大顺,等.现代糖尿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84.
   
  2 Kumar S,Fard N.Hyperglycemia and diabetic kindney disease.Dia-betes,1995,346:371.
   
  3 刘志红,黎磊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15(2):120-123.
    
  4 Perossini E,Chiellini S,Guidi D.Clinica study of the use of anthocyano-sides of myrtle in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micro-angiopathies of diab-betic and hypertentive type.Ann ottalmol,113:1173.
   
  5 Bottecchia D.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vaccinium myrtillus anthocyanosides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clot retraction.Fi-toterapia1987,48:3-8.
   
  6 张春侠,杨丽霞.递法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1):31.
   
  (编辑晓 青)

  作者单位:516000广东省惠州市人民医院

作者: 刘均荣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