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6期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临床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于发病第1、3、5天分别给予降纤酶10u、5u、5u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观察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于发病第1、3、5天分别给予降纤酶10u、5u、5u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及测定血浆FIB、PT、APTT等指标。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血浆FIB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两组未见有皮肤等出血,两组各死亡1例。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其具有降低血浆FIB,增强纤溶活性,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作用,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降纤酶;脑梗死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脑梗死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尽管早期溶栓治疗可以使许多急性脑梗死患者受益,但由于其严格的时间窗和适应证的选择限制,使得其在目前阶段仍只适用于很少的一部分人,与此同时,神经保护剂的使用在实验室获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在应用于临床试验后,却迄今未见任何令人兴奋的成功结果。因此,急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目前仍是神经科临床最具挑战性的一个重要而棘手的课题。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兆科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无明显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41~82岁,平均59.82岁;对照组35例,为同期住院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40~83岁,平均59.81岁。发病时间均在24h以内,最短3h,最长24h。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排除脑出血,且无严重的心、肝、肾及其他内科疾病,并除外就诊时中度以上意识障碍者。

  1.2给药方法治疗组应用降纤酶治疗,于发病第1、3、5天分别给予10u、5u、5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根据病情可加用脱水剂、血栓通、维脑路通等药物,脑细胞代谢剂、降压药等基本相同。用药期间避免应用其他抗凝剂。

  1.3观察项目全部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FIB 、PT、ATPP、肝肾功能,血、尿常规。

  1.4疗效判定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周评分,并测查Barthel指数(3个月),同时观察副作用。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17%或增加,病情恶化。

  2结果

  2.1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比较见表1。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表1治疗前两组各种指标比较(略)

  2.2临床疗效治疗后3周,疗效评定、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比较,见表2、表3、表4。

  表2两组疗效比较(略)

  注:治疗组总有效率(7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8%)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略)

  注:两组患者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4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略)

  2.3实验室检查结果降纤酶治疗组治疗后血浆FIB含量明显下降,尤以第2次用药后下降明显(P<0.01),见表5。

  表5治疗前后血浆FIB变化(略)

  注:治疗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3讨论

  国产降纤酶为新型高效单组分蛇毒制剂,它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并使新生成的纤维蛋白单体、多聚体易于分解,促使其降解产物在血中迅速消失,促进血栓溶解,同时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的聚集,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于抢救半暗带,增加了疾病控制的可能和恢复过程。

  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均好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室检查治疗组血浆FIB下降明显。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皮肤黏膜出血及肝、肾功能受损。治疗组中因1例合并脑干梗死,对照组中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

  以上结果表明,国产兆科降纤酶降低血浆FIB效果明显、肯定,同时可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脑血流量,且安全无副作用。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91-383.

  (编辑 乔晓)

  作者单位: 524300 广东省遂溪县人民医院

作者: 宋雪琴邱全煌何燕红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