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肌注引起疼痛原因及预防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由于肌注引起局部疼痛,常使病人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如害怕、厌烦,甚至抗拒。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肌肉注射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反复的观察引起不同程度肌注疼痛的因素,同时在工作中视病人如亲人,给予真诚的关怀体贴,并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1肌注疼痛的因素1。1精神因素初治患......

点击显示 收起

  肌肉注射是临床给药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肌注引起局部疼痛,常使病人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如害怕、厌烦,甚至抗拒。这些心理因素直接关系到药物疗效以致病情的康复。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肌肉注射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反复的观察引起不同程度肌注疼痛的因素,同时在工作中视病人如亲人,给予真诚的关怀体贴,并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1  肌注疼痛的因素

  1.1  精神因素  初治患者,因不了解药性及我们的技术状况,治疗知识,由害怕心理导致精神紧张而特别怕疼痛。

  1.2  注射深度与疼痛  注射至皮下组织或肥胖病人脂肪层,则疼痛加剧。加之药液渗透较慢,易产生硬结,某些油类药物甚至引起化脓。

  1.3  疼痛的生理和病理  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种、经历、修养等对疼痛也有不同的耐受力。如缠绵不休的慢性疾患与急性病,对疼痛的感觉不一。前者疼痛消失较慢,后者则消失较快。

  1.4  体位  病人采取被动体位,或紧张仓促就坐,使肌肉紧张,进针疼,药物聚积不易扩散,引起局部胀痛。

  1.5  穴位  有时注射点与穴位巧遇,穴部接受注射药物刺激后,通过经络传导,使患者犹如针感刺激,酸、胀、麻、痛,并向下肢传导。

  1.6  药物  有些药物注射使疼痛加剧。如青霉素钾盐,因钾离子张力大、难吸收,比其他药痛,如药量大于5ml也加重局部疼痛。

  1.7  操作的技术和责任心  (1)进针的力度不够,不能一次达到肌层深度,在继续进针时引起病人疼痛加重。(2)注射药物时,持针不稳,左右摇摆。(3)拔针速度慢。(4)对病人缺乏同情心,推注药物速度过快,或对周围组织没进行按摩。

  2  减轻肌注疼痛的方法

  2.1  热情接待、体贴关心病人  (1)对小儿要多鼓励,并说一些“坚强、勇敢”等激励的话,唤起儿童潜在的意志力。使其配合治疗,减轻对疼痛的敏感性。(2)对慢性病或体弱患者、过敏体质,首先询问既往史,掌握其特点,指导培养其适应能力。稳定情绪,分散注意力,使之产生耐受性,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3)对长期接受注射治疗的患者,嘱其在局部进行自我按摩热敷。必要时理疗。保持局部清洁,防止针眼感染。加强保健锻炼,促进肌肉发达,便于药物快速吸收。

  2.2  对新上岗的同志严格要求,熟练掌握肌注技术  掌握进、出针技巧:进针时,角度、距离、力量适中,深度达肌层交界处,以针感轻松为佳。推药时慢,边推边按摩,分散疼痛的注意力。

  2.3  根据不同的年龄、病情、药物、肌注局部情况选择合适针头  一般用6~6.5号针头,油剂、刺激性强的药物用7号针头,脂肪层较厚的用8号针头。

  2.4  仔细检查病人肌注局部情况  避开硬结瘢痕,选择肌肉丰厚处消毒进针。

  作为医务工作者,关注病人的痛苦永远是我们的职责。要想病人所想,痛病人所痛。怎样减轻或消除肌注疼痛,达到无痛注射,是广大病友的期望,也是护理人员探索的有待解决的课题。

  作者单位: 433000 湖北仙桃,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建  伟)

作者: 杨巧云童慧芳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