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1期

脑出血患者降颅压药物应用及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应用不同药物的疗效观察,研究更适合脑出血患者降颅压的药物。方法选取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两种不同的给药方法,进行降颅压效果观察。结论甘露醇对降低脑出血患者颅压有作用,同时要注意其使用的时机、剂量和甘油溶液的配合使用等问题,只有合理使用才能达到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脑出血患者应用不同药物的疗效观察,研究更适合脑出血患者降颅压的药物。方法  选取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两种不同的给药方法,进行降颅压效果观察。结果 应用20%甘露醇250ml加压静脉注射,与10%甘油果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2~3ml/min,每6h交替1次,降颅压效果满意。结论  甘露醇对降低脑出血患者颅压有作用,同时要注意其使用的时机、剂量和甘油溶液的配合使用等问题,只有合理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脑出血;降颅压药物;疗效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re suitable drugs by an 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pplication with different administering-medicament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4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Results  It was obvious of anti-intracranial-hypertensive to inject 20% mannitol 250ml iv q12h and then inject 10% glycerin and fructose 250ml ivdrip q12h,2~3ml/min.Conclusion  Mannitol is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erving as antiintracranial-hypertensive drug,however,some other questions must be thought,such as the time,the dose,assorting of glycerin and so on.The better curative effect will be achieved if only reasonable usage of drugs including mannitol and glycerin.

  【Key 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application of anti-intracranial-hypertensive drug;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多种因素的影响,脑出血病的发病率位居世界各种疾病发病率之首,随之而来的是脑出血病的死亡率极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四大特征。这样就对脑出血的治疗及其护理水平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为此,我院对收治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脱水药物及给药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的差异,现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5月~2004年5月住院的40例脑出血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52~78岁。全部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均为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略)

  由两组情况比较知其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和观察组具可比性[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即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10mg加压静脉注射,根据病情每6~8h用药1次。观察组为20%甘露醇250ml加压静脉注射与10%甘油果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2~3ml/min,每6h交替1次。其他治疗和护理措施两组一致。

  2  结果

  存活定义为患者渡过急性期后康复出院。观察两组病例存活情况见表2、表3。

  表2  两组病例存活率比较(略)

  表3  两组死亡病例存活天数比较  (略)

  表2和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患者存活率及死亡病例平均存活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脑出血从病理生理的角度分析,它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原因造成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致使颅内压增高,进而引起血管痉挛,然后血管缺血、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大量血液成分漏入血管周围脑细胞间隙形成水肿,脑水肿进一步加重脑缺血和压迫症状,即形成相互促长的恶性循环。这样会迅速加重病情,若进一步发展则形成脑疝;同时,脑出血还能损害大脑功能,并影响全身各个系统。脑出血的发病机制还可能是脑小动脉的痉挛、血管周围的脑组织变化等。

  本病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出血,使颅内压增高,20%甘露醇脱水机制是利用其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间液水分移向血浆。长期短时间内由静脉过快大量输入高渗液体,加上本身组织间液迅速大量移向血管内,循环容量增加过快,幅度过大,使血压增高,过后血压即回降,由此造成血压的较大波动,而此种情况正是导致脑出血的诱因之一。观察组的优点:(1)脱水剂平缓而持续的进入血管内,避免了血压的升高和波动导致脑出血。(2)甘露醇对降低脑组织水肿效果明显,对降低脑细胞水肿效果差。甘油则在降低脑细胞水肿方面效果好,副作用小,无毒性反应,反跳现象少,并且有明显的营养价值,可改善脑部能量代谢。(3)甘露醇对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2],甘油果糖降颅压作用缓和,纠正脑疝能力差。因此,两者合用,作用互补,降压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何清波,苏炳华,钱亢.医学统计学及其软件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41.

  2  张爱知,马伴吟.实用药物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01.

  (编辑:尚  轩)

  作者单位: 474150 河南邓州,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者: 司尚芬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