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早期微创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32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2001年3月~2005年6月,我科采用早期床边微创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3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均有高血压病史,平均15年。术毕常规调控血压、脱水、护脑等治疗。2死亡原因死亡(包括病情恶化、经济及家庭原因放弃治疗)7例,其中术前脑疝4例,再出血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

点击显示 收起

   2001年3月~2005年6月,我科采用早期床边微创术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3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2~78岁,平均61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平均15年。

  1.2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呕吐28例,昏迷30例,一侧肢体瘫痪23例,一侧瞳孔散大21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入院时血压大于200/110mmHg者21例,140~200/100~110mmHg者11例。

  1.3  CT检查 

  出血部位:基底节区18例,皮质下白质区8例,丘脑区4例,小脑区2例。其中破入脑室23例。出血量:10~30ml 9例,31~70ml 13例,>71ml 10例。占位效应:中线移位20例,基底池和环池受压23例,消失9例。

  1.4  发病至手术时间  <6h 19例,7~12h 8例,12~72h 5例。

  1.5  操作方法 

  根据CT显示血肿位置,以最大血肿层面为准,以OM线高度测量定位,以血肿中心距颅板的最近距离为靶点,用CT片中的标准尺测量前额正中线到穿刺点距离的厘米数,即定为头皮上的投影点,再以血肿中心与投影点的距离来确定穿刺的深度。先给予安定10~20mg静脉注射+局麻,用颅锥钻孔后,再用脑针按所测深度穿刺,接塑料管,经侧孔引流管缓慢抽吸血肿液态部分,然后经外套管以常温生理盐水5ml反复冲洗血肿的半固体部分,待冲洗液变清后留引流管,引流时间为3~7天,根据引流液颜色变浅,引流量减少,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基本消失即可拔管。术毕常规调控血压、脱水、护脑等治疗。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8例,肺炎10例,再出血3例。

  2.2  死亡原因 

  死亡(包括病情恶化、经济及家庭原因放弃治疗)7例,其中术前脑疝4例,再出血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常不令人满意,外科手术清除血肿也因创伤大、后遗症较多而难以被患者家属所接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大,占位效应发展迅速,对周围脑组织损害重,死亡及致残率高。

  有学者认为早期手术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手术风险大,且术后再出血几率大。但早期手术解除血肿压迫,改善循环,预防脑水肿,使脑损害减轻到最小程度,对救治成功率的提高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本组32例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21.88%,疗效较满意。

  微创血肿清除术较其他治疗方法有以下优点:(1)定位准确,根据CT扫描本组32例全部穿刺成功;(2)手术在病房进行,不需搬动病人;(3)方法简便、安全、创伤小;(4)不存在麻醉危险,术前仅给予安定10~20mg再辅以局部麻醉即可。

  应注意的问题:(1)穿刺时应尽量避开皮质功能区和大血管;(2)保持引流管通畅,发现阻塞及时解除;(3)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颅内感染,及时拔管;(4)穿刺针体积要小,固定要好,尽量避免进针损伤及穿刺针移位对脑组织造成的切割损伤。

  作者单位: 118200 辽宁宽甸,宽甸县第一医院内四科

  (编辑:朱兆耘)

作者: 颜广东,夏惠玲,谢东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