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期

晚期癌心肌梗死成功溶栓1例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心电图: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目前已成为急性心梗病人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成功地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但晚期肿瘤病人突发心肌梗死往往考虑病人属于临终病人,本身已属疾病晚期,基础疾病不能根治,从而在思想上医生及家属就不积极治疗,惧怕溶栓引起出血等副作用及引起医疗纠纷,所以都采......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0岁,因“腹痛、乏力3年,恶心、呕吐月余”入院。住院后突发胸憋、心悸、大汗、腹痛。体检:T 35.2℃,P 132次/min,R 30次/min,BP 0/0。神志清,精神萎靡,贫血貌,双眼睑苍白,双侧巩膜及皮肤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呼吸急促30次/min,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32次/min,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右侧腹部可见20cm长手术瘢痕,中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位于肋下3cm,质硬,脾脏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四肢湿冷。神经系统检查(-)。既往史:2003年5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行右肾癌切除术,术中发现腹膜转移,2005年3月发现肝转移。糖尿病史10年,口服药物治疗。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ALT 97u/L,TTT正常,HBsAg正常,HAV-IgM正常,HCV-IgM正常,总胆红素132.5μmol/L(5.1~28),直接胆红素121.15μmol/L(0~7),间接胆红素11μmol/L,总蛋白58g/L,白蛋白30g/L。血凝:凝血酶原时间19.1(11~15)s,PTA 44.7(70~120)%,INR 2.15(0.9~1.1),APTT 45.1(30~40)s,TT 10.2(11~15)s,Fbg 2.5(2~4)g/L。心电图: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TNT阳性。
   
  治疗:立即予以尿激酶150万u+NS100ml,30min内滴完。溶栓后每30min做心电图,每2h查1次心肌酶(共8次)。溶栓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h内回降>50%;胸憋、心悸、腹痛缓解;2h内心电监护出现室早;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2h,术中、术后未见明显出血。

  2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目前已成为急性心梗病人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成功地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但晚期肿瘤病人突发心肌梗死往往考虑病人属于临终病人,本身已属疾病晚期,基础疾病不能根治,从而在思想上医生及家属就不积极治疗,惧怕溶栓引起出血等副作用及引起医疗纠纷,所以都采取保守疗法。考虑到本例病人本身处于癌症高凝状态,导致急性广泛前壁心梗、随时都有新发血栓危险,如不溶栓今后会影响心功能,也可能猝死。会增加病人的痛苦,使生活质量更低下,在为患者及家属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基础上,果断溶栓,挽救了病人生命。使其今后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综上所述,癌症病人癌痛已经很痛苦,如心梗后心功能衰竭,生活质量会更差,为了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溶栓是可行的方法。

  (编辑:朱兆耘)

  作者单位: 102400 北京,北京市房山区中医院内一科

作者: 郑洪光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