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0期

咯血40例临床诊治结果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咯血病人的诊治结果。方法常规的治疗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诊断符合率达90%,住院17。结论及时、准确诊治咯血病人,可防止大咯血或窒息发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咯血病人的诊治结果。方法  常规的治疗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诊断符合率达90%,住院17.5天,治愈率91%,好转率6%,死亡率3%。结论  及时、准确诊治咯血病人,可防止大咯血或窒息发生。

  [关键词]  咯血;诊治;结果分析

  咯血是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大量咯血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处理不当易造成窒息死亡,而正确诊断并及时有效地处理在临床有重要意义。收集我院2001~2004年40例因咯血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治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病人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5~81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反复咯血达数年。

  1.2  咯血程度  大咯血,每次咯血量在250 ml以上,共12例;中至少量咯血或咯血症28例。

  1.3  伴随症状  咳嗽、咳痰26例;有发热14例;伴胸闷、气急促18例;胸闷15例;声嘶4例;无明显伴随症状2例。

  1.4  X线胸片检查结果  肺炎10例,肺癌8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脓肿4例,风心病、先心病各1例。

  1.5  其他检查  痰检结核菌25例,2例阳性,余下的都是阴性。纤支镜检查15例,5例确诊为肺癌,2例经胸腔积液查出癌细胞确诊。

  1.6  治疗方法  本院40例病人均接受住院治疗:(1)不同程度的卧床休息、镇咳、镇静、分组护理、注意饮食。(2)止血疗法。根据病人咯血量多少、病情轻重,阶梯性选择止血药,如安络血、止血敏、氨甲环酸、六氨基己酸、垂体后叶素、立止血等,分别可收到一定的止血效果。(3)病因治疗:明确诊断,往往从病因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本组因肺部感染及支气管扩张、结核、肿瘤病人都选择了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消除病因和诱因。肺部肿瘤需积极联系外科采取手术切除加放疗、化疗等,才能有效的治疗咯血。对钩体病的肺出血型,应用抗生素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中毒症状,有利于控制感染,达到止血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对大咯血并发窒息必须积极救治,快速、有效的排出堵塞呼吸道的凝血块,尽快恢复气道通畅和呼吸。注意病人的体位引流,头低足高,及时清除气道和口腔内血块,足够的氧疗。辅以强心、减轻心脏负荷药物如硝酸甘油等有止血效果。如合并休克,应及时补充血容量,适量用血管活性药物达到理想血压,避免血压过高,不宜止血。

  1.7  结果  此组病人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达90%,平均住院天数17.5天,治愈率91%,好转率6%,死亡率3%。

  2  临床诊断

  2.1  咯血与呕血鉴别  咯血同时伴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气促、胸痛、发热等。而呕血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呕出的血中混有食物残渣或宿食。要注意考虑排除鼻衄而吞咽后又咯出或呕出的血。

  2.2  肺、支气管疾病仍是咯血的常见原因  本组病例90%以上均为肺、支气管病变。支气管扩张往往有慢性咳嗽,反复咯血且量多的症状,伴有感染时症状加重。发病年龄多为青、中年,男性多于女性。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良性支气管瘤咯血量较少,临床比较少见。而肺部病变以炎变占第一,肺瘤和结核次之,根据发病年龄、有无吸烟史、X线胸片及CT检查一般都可确诊,必要时进行纤支镜检查。因心脏病变咯血,认真听取病史和查体都能及时诊断。而肺部寄生虫感染、肺梗死、肺动脉高压、肺囊肿、尘肺等病例致咯血临床相对较少。

  2.3  全身性疾病致咯血  如肺出血型钩体病人、流行性出血热、结缔组织病变的播散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白塞病等,在诊断时均应排除上述疾病引起咯血,以免漏诊、误诊影响治疗。

  3  讨论

  咯血作为一个临床症状,本身不代表诊断结果,然而咯血会让病人很敏感。因此咯血病人需要诊断、止血,应高度重视,预防大咯血。

  根据临床报道[1,2]和我们住院病例:目前咯血常见原因为支气管,肺部感染、肺肿瘤和肺结核排后,发病多为中青年男性,老年长期吸烟者肺癌发病率较高。而肺脓肿、肺梗死、结节病及肺寄生虫感染较少见,本组病例有2例因心脏病出现少量到中量的咯血,入院很快确诊,经及时治疗出院。

  从诊断角度积极寻找咯血原因。除了常规检查外,还可以查血沉、痰菌涂片和培养,出凝血机制如血小板、PT+APTT、X线检查等。纤支镜为咯血诊断应是很实用、很有价值。咯血涉及病种多,全身性病变和肺部疾病通过常规X线等不能明确,采用纤支镜检查很有必要。如支扩做碘油造影,病人难以接受碘的致敏性,体内残留缓慢吸收,排泄不彻底对机体有一定影响,因此纤支镜对咯血的诊断有重要作用。曾有报道[3]17例咯血,但X线胸片、CT检查正常,经纤支镜检查10例确诊为肺部肿瘤,故咯血病人都可以做纤支镜检查。除非明确的肺梗死和痰菌有阳性结果可除外。做纤支镜检查可明确出血原因、部位,排除肺部肿瘤存在。对少量咯血经纤支镜检查可给予镜下止血,如经纤支镜排除肺肿瘤、结核,经纤支镜刷检,活检无异常出现,有一些病人可考虑为“特发性咯血”。如是老年病人则应随访1年。对大咯血病人,待病人咯血停止1周后行纤支镜检查,如需急诊检查,则选用硬质气管镜较好。

  咯血病人通过常规止血疗法,一般都可见效。若加强病因治疗,除去诱因,均可治愈。但如有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肺心病及孕妇不能用垂体后叶素时,故考虑用能降低肺动脉压,又不影响冠脉和子宫收缩的药,如消心痛、心痛定含化、亚硝酸异戊酯吸入,或用苄胺唑啉、硝酸甘油静滴;或用努佛卡因先静注50~100 mg,再用3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300 mg静滴,以上疗法也适用大咯血病人用垂体后叶素无效者。最近资料报道,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肺结核或非肺结核长期反复大咯血,成为临床采用的有效方法。用明胶微球对末梢血管,用明胶海绵对主干先后栓塞方法,同时阻断其丰富的末梢血管,阻断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分流(B-P分流)的通道和主干血流,使栓塞更加完全而达止血目的。93例病人3个月内止血成功率91.4%,有29例随访6个月以上止血成功率达93.1%。

  预防措施:咯血病人经住院治疗,治愈后,可给病人开出院健康教育处方,可防止反复咯血及大咯血发生。包括肺结核早期、足量、规范、联合全程的抗痨治疗。防止空洞形成是重要措施。支气管扩张避免感染,加强体力劳动,适量锻炼,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有效地防止咯血发生和加重。心肺功能不全者,有全身衰竭的肺癌病人咳嗽无力,痰液黏稠不易咯出者,要少用或不用强力镇静、镇咳药,饮食睡眠的调整,心理因素的疏导有利于咯血的预防。

  通过对40例咯血病人诊治结果分析,临床医师应重视咯血病人,按循证医学观念积极处理急症病人,寻找病因,及时诊断,正确施治,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大咯血造成的窒息死亡。在诊治过程中重视病因和病理机制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肺结核发病有上升趋势。而90%的病人有症状(包括咯血)往往首诊在内科。重视咯血,提高查痰意识,为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做力所能及的事。

  [参考文献]

  1  John Collins,Paol Dhillon,Peter Goldstraw(晋).余宝文,王东林(译).实用气管镜检查.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72.
  
  2  邝贾龄.内科急诊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13.

  3  刘长庭,张进川.现代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32.

  (编辑:宋  青)

  作者单位: 615031 四川凉山,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马道分院(原西昌铁路医院)

作者: 吴晓林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