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4期

冬春季节流感诊疗预防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1流行病学资料冬春季节在同一个地区,1~2日内即有大量上呼吸道感染人群,或某地区有流行,均应作为依据。2抗生素的使用应积极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5预防5。...

点击显示 收起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而迅速、易变异引起暴发流行。

    1 流行因素

    1.1 传染源 主要是病人和隐性传染者,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

    1.2 传播途径 咳嗽、喷嚏、说话所致的飞沫;鼻涕、痰液等污染的茶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

    1.3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可获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但不是终生免疫。

    2 临床表现

    2.1 症状、体征 各型流感病毒所致的症状虽有轻重不同,但基本表现一致。单纯性流感、肺炎性流感较为多见,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显著头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涕、干咳。查体可见急性病容,面部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及干啰音。其他类型较少见如胃肠型、脑炎型、中毒型等。

    2.2 并发症 继发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性细菌性气管炎和气管性肺炎。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3.1 流行病学资料 冬春季节在同一个地区,1~2日内即有大量上呼吸道感染人群,或某地区有流行,均应作为依据。

    3.2 临床表现 其发病急骤,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表现较轻。结合查体及X线胸片进行诊断。

    3.3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分类正常或相对淋巴细胞增多。如有显著白细胞增多,常说明继发性细菌感染。(2)鼻黏膜印片检查,可在上皮细胞内查见包含体,做荧光抗体染色阳性率达90%以上。(3)血清学检查,取病后3日和3~4周后双份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效价递升4倍或以上者,可以确诊。(4)另外,可将起病3日内咽部含漱液或棉拭子,接种于鸡胚进行病毒分离。

    3.4 鉴别诊断 本病须和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及支气管炎相鉴别,还应和钩端螺旋体病、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链球菌性咽炎及某些疾病的初期,如流脑、疟疾、伤寒与麻疹等相鉴别。可根据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鉴别。

    4 治疗

    一般呼吸道隔离病人1周,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4.1 对症治疗 有高热烦躁者给予解热镇静剂,呕吐者可适当补液。

    4.2 抗生素的使用 应积极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4.3 抗病毒治疗 病毒唑对各型流感均有疗效。5 预防

    5.1 管理传染源 病人应就地隔离治疗1周,或至退热后2天。不住院者外出应戴口罩。单位流行应进行集体检疫,并要健全和加强疫情报告制度。

    5.2 切断传染途径 流感病毒抵抗力很弱,对热较敏感,56 ℃ 30 min,100 ℃ 1 min均可灭活。对紫外线和常用消毒剂也很敏感,可用食醋熏蒸做空气消毒,每立方米用3~5 ml食醋。低温环境下较为稳定,4 ℃时可存活一个月余。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不到病人家串门,以减少传播机会。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可用食醋或过氧乙酸熏蒸。病人用过的餐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曝晒2 h。

【参考文献】
  1 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5-298.


作者单位:075000 河北张家口,解放军第251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 张秀燕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