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5期

急性脑梗死与心电图异常的相关性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心脏损害的相互关系。方法对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及其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率高。心电图异常与病情轻重及预后密切相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心脏损害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及其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率高。心电图异常与病情轻重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心电图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心电图;相关性


     脑梗死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患病率明显上升,合并心脏损害者病死率显著增加。本文回顾分析了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急性脑梗死与心电图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8例,其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40~86岁,平均67.7岁,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并均经头CT和(或)MRI检查证实。根据CI和MRI显示的大小分为多叶梗死组、局灶梗死组、腔隙性梗死组,按部位分:脑叶、丘脑-基底节、脑干、小脑。伴发疾病:高血压30例,糖尿病23例,消化道出血1例。

    1.2  方法  入院后24 h内首先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检查工作均在床旁进行,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体位,安静休息,全身肌肉放松,自然呼吸。分别于2周及4周后再复查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分析参照Melin(1983)和Mayer的方法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本组98例中,心电图异常67例,占68.3%。

    2.1  脑梗死范围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见表1。

    2.2  脑梗死部位与异常心电图的关系  见表2。

    2.3  脑梗死不同部位的心电图改变  见表3。

    2.4  心电图变化与病情变化的关系  本组观察的病例,入院后随着病情的变化,症状、体征加重,出现心律失常,ST-T改变,其中有3例出现类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对于患者心脏无做任何的特殊处理,随着病情的好转,心电图也从异常转为正常,入院时67例异心电图,2周后复查,39例心电图异常,经治疗4周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其中有18例心电图好转,13例心电图恢复正常。

    2.5  心电图与预后关系  本组急性脑梗死98例中心电图正常者31例,均治愈好转,心电图异常67例,治愈好转59例,无效2例,死亡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脑梗死范围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表2  脑梗死的部位与心电图异常率的关系表3  98例不同脑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3  讨论

    自1954年Burch首先报道一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以来,有关急性脑血管病与心电图异常变化的关系的研究广泛发展。近年来,随着CT及心脏Holter的问世,以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促使在急性脑血管病与心电图异常变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更加深入细致。

    3.1  心电图异常与梗死范围和病情的关系  本组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68.3%,与文献报道一致[2]。本组资料表明多叶脑梗死组的异常率高于局灶组和腔梗组,多叶脑梗死面积较大,易出现较严重的心电图改变。本组2例大面积梗死出现类似心梗样改变。房颤、频发早搏传导阻滞、显著的ST-T改变等多数发生在此组。其原因是大面积梗死后,缺血、缺氧明显,脑水肿严重,加重了脑血液循环障碍,通过神经-体液反应机制,神经末梢可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当足量的去甲基作用,α1受体时导致冠状小动脉收缩和痉挛,引起缺血或类似心梗改变,导致心肌自律性增高,同时儿茶酚胺在心肌积聚,造成心肌损害,出现心肌复极异常[3]。复极异常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T改变以ST段下移、T波低平、倒置、Q-T间期延长为主,典型脑血管意外的高大T波表现较少。脑梗死引起的心电图改变一般在72 h内明显,以后逐渐好转或恢复,有部分病例的心电图入院后逐渐加重,但这种变化和病情演变相一致[4]。

    3.2  心电图异常与梗死部位的关系  本组中异常率最高为脑干组,小脑最低,脑叶梗死组高于丘脑-基底节组(P<0.05),可能是丘脑-基底节梗死一般范围小,对植物神经中枢损害较轻有关,本组中多数腔隙性梗死发生在这个部位也说明此点。在脑叶梗死中,额、颞叶梗死出现心电图异常更为常见。脑叶梗死中引起类心梗样改变发生在颞叶为主的梗死病例中,有1例表现为ST段显著压低,2例表现为下壁导联的异常Q波。房室传导阻滞中有1例Ⅰ度、1例Ⅱ度,均发生在额颞叶梗死,全部为一过性。其机制为额-丘脑下部-内脏神经通路受损,可能直接损害植物神经中枢和传导通路,引起支配心脏的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异常导致心电图异常。

    3.3  心脏损害对脑梗死的影响  本组观察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属于正常者31例,均治愈好转。而心电图异常者治愈好转59例,死亡6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电图出现异常可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是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可以导致心脏改变,心脏改变也可以影响脑梗死,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病人,心电图应作为常规检查,必要时定期复查,而且在治疗上不能忽视对类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的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否则,它们将互为因果,造成脑部疾病和心脏病变的恶化。

 

【参考文献】
  1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 黄国良,韩江全,张骏.急性脑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4(2):6-8.

3 刘吉林,段德新,吴志英.脑卒中部位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探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4(1):35.

4 李长清,董为伟.脑卒中对心脏的影响.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6,23(3):113.


作者单位:063300 河北唐山,唐山市丰南区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 熊淑娟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