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7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亚健康状态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1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目前被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标准是1994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Fukada等修订的[1]。主要内容是:经临床评价后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慢性疲劳,病史不少于6个月,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

点击显示 收起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sub-health)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伏期等,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目前被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标准是1994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Fukada等修订的[1]。主要内容是:经临床评价后无法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慢性疲劳,病史不少于6个月,经过休息不能得到缓解。目前患者的各方面能力较患病前有实质性下降,并同时至少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1)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2)咽痛;(3)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触痛;(4)肌肉疼痛;(5)不伴有红肿的多关节疼痛;(6)头痛;(7)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8)劳累后肌痛超过24 h。

    2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特征笔者对CFS人群进行了与之相关的30项症状学调查,出现频率最高为疲劳乏力与记忆力减退,出现率分别为100%与71.6%。聚类分析中,疲劳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腰酸背疼以及精力下降出现率在50%以上,为CFS的核心症状。容易激动、肢体酥软、思绪分散、情绪低落、晨不愿起、兴趣淡薄、局部麻木、咽喉疼痛以及耳鸣耳闭出现率在40%以上,为CFS的重要症状。见表1。表1  289例疲劳综合征患者30项症状频数聚类分析

    3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我们对山西某电厂职工1631例进行了CFS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符合CFS者289例(17.71%);男160例(16.49%),女129例(19.5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高发人群:国内外的研究都证实,CFS在女性高发,女性发病是男性的1.3~1.7倍。发病年龄:患者多在21~50岁,10~18岁的青少年发病率较成人明显低,10岁以下儿童尚无报道,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较少。职业特征:多发生在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较高的群体,以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计算机程序员多见。分析原因与这些职业中较激烈的竞争及工作压力较大有关。尤其医务工作者,除巨大的专业压力外,还与超负荷工作和生活缺乏规律、接触病毒机会多等有关。在美国,大约有40 000~80 000人正经受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困扰。日本劳工部在2000年3月公布了日本全国有1/3的工龄人口患有CFS。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4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机制CFS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发生可能是病毒感染、应激等多种因素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的结果,迄今对CFS进行了广泛的医学研究,但其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不同医学专家提出了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代谢异常和脑障碍等学说。有些CFS患者可能存在其他易感生。此外,CFS往往由重要的生活事件(重大精神创伤等)或心理、社会应激等诱发,这说明患者还可能存在一定的性格易患性。研究发现,CFS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健康人,更多地表现出好争辩、情绪化、抑郁和焦虑等症状,国内研究报道近70%的CFS患者存在心理异常。因此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在一定的性格因素的基础上,负性生活事件作为始动因素导致了CFS的发生。

    5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概念的提出是医学界的一大进步,表明人们的医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状态及其体验[2]。本组30项与CFS有关的症状调查中,疲劳乏力者高达100%;与其相应的腰酸背痛占54.3%,肢体酥软占48.5%,精力下降占52.2%,局部麻木占42.9%以及咽喉疼痛占42.2%。主要临床表现以持续疲劳、软弱无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为特点,并伴有本文研究中的记乙减退(71.6%)、情绪低落(47.1%)、耳鸣耳闭(40.1%)、头昏脑涨(39.1%)以及消化不良(36.3%)等重要症状,表明内脏、关节、肌肉等组织器官出现功能减退的低质现象,表现以疲劳为主的机体多种组织器官出现功能紊乱的一组症状。因此,CFS是重度亚健康的表现形式。

    6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免疫系统异常对于CFS的病理机制,不同医学专家提出了多种学说[3]。但至今仍难以确定CFS与病毒感染、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活动等异常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笔者曾对亚健康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免疫学研究,发现亚健康人员IgG、IgA、IgM含量与健康人比较显著降低[4],CD3、CD4、CD19显著降低[5],Ag-NORs(酸性非组蛋白转录活性)降低[6]以及淋巴细胞凋亡率上调[7];表现为免疫系统存在某种程度的功能障碍,支持CFS病理机制中的免疫系统异常学说。故认为CFS称为“慢性疲劳免疫功能低下综合征”更为确切。

    7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过劳死”前已述,CFS是重度亚健康的表现形式,而“过劳死”则是CFS的最后结局。“过劳死”一词缘自日本,定义为: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导致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恶化,进而引起脑血管或心血管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使患者死亡。CFS中的严重者有可能出现然死,其原因是由于长期劳累过度,不能及时缓解,出现积劳成疾,过劳猝死。社科院社科文献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一份追逐了10年的“知识分子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与10年前相比下降了5岁,“强大的就业压力,工作回报过低与潜在价值观的矛盾导致中国人才不断透支生命”。并称“在这个年龄层次,是具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背景疾病发生的危险时期;而这一时期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只要有过度疲劳等诱因,就容易发生猝死等严重后果。”本文在CFS有关症状的调查中,疲劳乏力者高达100%,腰酸背痛占54.2%,精力下降占52.2%提示:疲劳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是潜伏在人体内部的“隐形杀手”,它以积劳成疾的“慢性自杀”方式迫使机体向疾病、死亡迈进。如果有一天我们自己惊呼,为什么自己也会患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甚至癌症时,那么,疲劳就是当初被你忽视的罪魁祸首。

    8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建议慢性疲劳综合征重在预防,祖国医学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由于此病和身心过度疲劳有关,所以,在现代生活中应当把工作和学习在一定意义上当做有趣的事情,尤其在心理上别太累。爱迪生一生的工作时间相当于常人的138年,而他本人说他一天也没有工作过,天天在玩,他是带着玩的心情去工作。人的生活应当丰富多彩,当头脑发木、记忆力下降、工作和学习效率迅速下降,出现CFS的表现时,应当改变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学会放松,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治疗主要是减轻临床症状,有些方法对某个病人有效,但对另一病人可能无效,所以,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抗抑郁药物以及减轻疼痛的药物。美国科学家用肉碱在治疗此病中得以满意的效果。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瑜伽、太极拳、理疗、疗养、催眠术和生物反馈方法,经过治疗和调理,大约2/3的病人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并恢复到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Fukuda K,Straus S,Hickie L,et 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sdefinitiom and study.Ann Intern Med,1994,121(8):953-959.

2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

3 张智君,唐日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及研究展望.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83.

4 范纯武,赵锐,周刚,等.亚健康人群体液免疫状态分析.中华临床医药学杂志,2006,4(51):1506.

5 范纯武,赵锐,周刚,等.淋巨细胞亚群与老年亚健康的研究.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杂志,2006,3(10):23.

6 范纯武,周刚,赵锐,等.亚健康人群T淋巴细胞AgNORs表达活性分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3):262.

7 范纯武,李广文,赵锐,等.外周血淋巴细胞自然凋亡与亚健康的研究.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2):127.


作者单位:1 100073 北京,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 2 100070 北京,北京电力工程公司卫生所 3 222000 江苏连云港,连云港市民航站卫生所

作者: 范纯武,江溧萍,周 刚,周 锋,单胜华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