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8期

急性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根据临床脑卒中与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分析脑卒中与心血管的联系。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60例脑卒中患者心血管改变的比例。结论因此脑卒中可致脑心综合征(BHS)。【关键词】脑卒中。...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根据临床脑卒中与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分析脑卒中与心血管的联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60例脑卒中患者心血管改变的比例。结果 随机选取的患者中心电图改变占85%。结论 因此脑卒中可致脑心综合征(BHS)。

【关键词】  脑卒中;脑心综合征;心电图

  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心脑血管病也迅速上升。脑卒中起病急,严重危及生命,但在积极的抢救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由其引发的心脏损害。笔者将近2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统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病例60例,年龄35~70岁,男40例,女20例。其中脑出血18例,脑梗死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

    1.2  方法  入选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心电图均做12导联,于入院后1周内,患者均否认既往有心脏病史、心律失常及心电图改变。

    1.3  结果  BHS改变51例,占85%,BHS改变有心肌缺血、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占1项或1项以上。其中心肌缺血37例,占BHS的73%;心室肥大28例,占55%;心律失常11例,占22%。出血性脑卒中18例,心电图改变中均有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或左心室高电压改变。

    1.4  治疗  给予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后,均予1,6-二磷酸果糖0.1~0.2 g/(kg·d),每日1次,并在纠正电解质后对症治疗,随着病情控制及好转,心电图恢复正常,ECG完全恢复30例,有不完全恢复8例,总有效95%;60例脑卒中合并BHS者死亡10例(17%),分别死于心功能衰竭5例,心律失常3例,脑疝2例。

    2  讨论

    BHS是指各种颅内疾患,包括急性脑血管病、急性颅脑损伤、脑肿瘤及其他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2],BHS发病时间多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1周内[3],有报道BHS的发生率为62%~90%[4],与本文统计的85%相符,另有文献报道其病死率为66.7%[5]。BHS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如下。

    2.1  脑对心脏活动调节作用的紊乱  心脏活动受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支配心脏活动的高级中枢位于下丘脑、脑干及边缘系统,急性脑卒中病变时,因缺血、缺氧可直接累及下丘脑而引起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失调,影响心脏传导系统而影响心肌复极化,发生心电异常[6]。

    2.2  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紊乱  急性脑卒中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升高,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与收缩,造成心肌缺血[3]。

    2.3  BHS发生时患者进食少,临床应用脱水剂,应激以及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均致神经-体液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时出现低Na+、Cl-、K+以及血容量不足,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均致BHS发病[7]。

    2.4  脑卒中好发于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影响心脏血供的疾病[8]。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会.各类脑学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

2 章翔.脑卒中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94-196.

3 赵明伦.脑血管疾病的抢救与康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2-223.

4 胡维民,王作民.神经内科主治医师700问,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56.

5 郭玉璞,王文志,李元德.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专家论文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329-337.

6 赵宁,徐艳丽.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53例临床分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1):20.

7 陶亚岱.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长治医学院学报,2003,17(4):255-256.

8 龙浩.脑心综合征.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1997,17(11):648.

(编辑:夏 琳)


作者单位:402460 重庆,重庆永荣矿业公司总医院

作者: 陈小红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