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期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ST段下移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ST段下移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关键词】  心绞痛,不稳定型;低分子肝素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heparin on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HEN Ju,YANG Cong-li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Madao Branch of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Liangshan 61503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heparin on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Methods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UAP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44 cases)and control group(44 cases).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routine therapy of angina pectoris,the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added with low molecular heparin besides the routine therapy of angina pectori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T depression of electrocardiogram(ECG)improved in treatment group.Conclusion  Low molecular heparin in treatment of UAP is more effective and safer than the routine therapy of angina pectoris.

    [Key words]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low molecular heparin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与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的差别主要在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及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缺血性心绞痛。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2005年收住院的UAP患者88例,其中男46例,女42例(绝经1年以上),年龄49~78岁,平均65岁。其临床表现均符合1980年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和WHO建议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诊断标准。随机分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及心绞痛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制剂、β受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 u ih  bid,连用10天。

    1.3  观察指标  心电图ST段恢复情况、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期间观察临床有无出血倾向。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劳力型心绞痛改善大于Ⅱ级,静息时心电图恢复到正常或大致正常;好转:劳力型心绞痛改善Ⅰ级,静息时心电图压低的ST段在治疗后恢复0.5 mm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主要导联T波变浅25%以上或T波由低平变为直立;无效:劳力型心绞痛无改善,静息时心电图与发作前相同。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心绞痛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2.2  副作用及安全性  全部病例未见出血、皮疹、药物过敏等反应。PT、APTT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心绞痛病例症状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3  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5

    3  讨论

    UAP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发病机制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有关,即斑块富含脂质核心,但覆盖斑块的却是纤维帽,在一些因素如躯体用力,血流冲击,切应力的变化,炎症过程等作用下,斑块的边缘发生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激活,促使血栓形成,血管的收缩痉挛,有些冠状动脉内尚有严重的粥样硬化狭窄。本组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显著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分析原因低分子肝素,抗因子Xa/Ⅱa值偏高,能抑制大量Xa的产生,有更高效的抗栓活性[2]。

    低分子肝素为普通肝素(相对分子质量12 000~14 000)的一个片段,相对分子质量为4 000~6 500[3],是通过酶学或化学降解产生,低分子肝素与血浆蛋白特异性结合力较低,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还能促进心肌缺血患者侧支的循环,增加心肌血、氧供应,改善心肌缺血、高凝状态和脂类代谢[4]。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有如下优点:(1)稳定的高强度抗凝作用;(2)抗因子Xa作用是普通肝素的2~4倍;(3)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凝血酶的生成更有效;(4)出血并发症少,低分子肝素能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栓作用,而不干扰血管内皮细胞的其他功能[5];(5)促进纤溶作用,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6)不需要实验室监测抗凝活性[6];(7)无反跳。同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使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降低15%[7]。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提倡抗栓不溶栓[8],溶栓风险大于获益,机制如下:在UAP时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多为非闭塞性,或形成闭塞血栓后短期内再通,血栓成分以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为主,且血栓多较陈旧,或者新旧混合,溶栓难以发挥作用。反而由于溶栓剂对血小板的直接激活和溶解部分纤维蛋白,使血管创面重新暴露,导致与创面结合的大量的凝血酶和血小板暴露或释放出来,使得本不稳定的斑块变得更不稳定,而且还有导致斑块内出血的可能性[9,10]。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2 胡大一.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进展.中国医刊,2001,11:3.

3 Rodprasert P.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treatment in Cerebral infarctions in 90 case.cerebrovasc Dis,1996,27(suppl):135.

4 张瑶琦,张爱萍,洪大庆,等.低分子肝素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2):66-68.

5 Graham F,Russeu D.Unfractionated and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Medclin North Am,1998,82(3):587-593.

6 陈修,陈维洲,曾贵云.心血管药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3-765.

7 胡大一.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在冠心病抗凝中的作用.临床荟萃,2004,19(7):404.

8 胡大一.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新对策和新模式.心肺血管病杂志,2003,22(2):121.

9 胡大一,黄元铸.急性冠脉综合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4.

10 黄良璞.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3):266.


作者单位:615031 四川凉山,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马道分院心内科

作者: 陈菊,杨从林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