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4期

卧位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附16例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卧位性心绞痛临床研究卧位性心绞痛属严重的劳力型心绞痛,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我们对近5年来收治的16例卧位性心绞痛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6例患者过去均有劳力型心绞痛史,病程1~8年,其中4例患陈旧性心肌梗死。...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卧位性心绞痛 临床研究

    卧位性心绞痛属严重的劳力型心绞痛,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我们对近5年来收治的16例卧位性心绞痛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60岁以上5例。按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16例患者过去均有劳力型心绞痛史,病程1~8年,其中4例患陈旧性心肌梗死。

    1.2临床表现16例卧位性心绞痛发作前11例以翻身、小便等轻微活动为诱因,3例在口服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25 mg/d)15~20天时,心绞痛性质发生变化。疼痛发作时被迫坐起10例,站立6例,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痛,伴出汗,持续时间5~15 min 3例,15~30 min 11例,30 min以上2例,每日发作2~4次,常于夜间、凌晨、睡眠中发生。16例患者在反复心绞痛发作时多次测血压、心率,其中6例血压显著升高[(170~200)/(100~110)mm Hg],14例发作时心率高于基础心率25次/min以上,仅1例心率变化不大。5例发作时两肺哮鸣音,心绞痛缓解后消失。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程度明显加重,ST段水平下移达0.075~0.25 mm 13例,T波由直立变倒置12例,偶发室早8例,频发房早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左房扩大5例,左房左室扩大3例,左室扩大3例,室间隔厚度≥12.0 mm 8例,血脂紊乱6例。16例中7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6例有冠状动脉狭窄改变,其中3支病变3例,表现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75%~90%狭窄;2支病变3例,表现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75%~100%狭窄;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1.3治疗方法及转归本组病例均经常规治疗心绞痛不缓解,根据临床特点进行选择性治疗。(1)加大钙通道阻滞剂用量,睡前加服一次钙通道阻滞剂,经以上治疗有3例心绞痛缓解。(2)抗心衰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10例经用地高辛或西地兰及卡托普利以及适当利尿剂治疗,临床症状缓解。(3)介入性治疗:本组2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心绞痛缓解,2例经冠状动脉-主动脉搭桥手术后心绞痛缓解,4例均恢复正常工作,经1~3年随访无心绞痛发作。

    2讨论

  卧位性心绞痛属严重的劳力型心绞痛,是一种频发的、严重的、发作长的胸痛,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此类患者心绞痛发作与心功能不全有关。平卧位后回心血量增加,致舒张末期心室容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而严重的冠状动脉阻塞,持续心肌缺血,冠状动脉微血管痉挛[1],冠状动脉储备能力下降,失代偿而诱发心绞痛。本组5例发作时两肺哮鸣音,发生心源性哮喘,心绞痛缓解后消失,15例患者发作时心率明显增快,经利尿、强心、扩冠治疗有效,提示潜在性心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有左房、左室腔增大与临床相符,说明心绞痛与心功能不全关系密切。心绞痛患者长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降低抗心绞痛作用,本组合用卡托普利后,疗效明显提高,说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2]。本组7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4例行介入性治疗后心绞痛缓解而恢复正常工作,提示对卧位性心绞痛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对内科治疗效果差者,争取及时行冠状动脉造影,以选择PTCA或冠脉旁路搭桥手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7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例显示正常:女,51岁,心前区疼痛5年,劳累与紧张可诱发,向左后背部发射,伴大汗、胸闷,持续15~30 min,无高血压病史。因频繁发作1个月,且于夜间睡眠中发生,服硝酸甘油无效而入院。查体:BP 120/80 mm Hg,HR 108次/min,心律齐,无杂音,Holter示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厚度13.0 mm,左室后壁厚度11.9 mm,血脂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根据病情经适当选用硝酸甘油、倍他乐克、卡托普利治疗较好。本例为卧位性心绞痛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病理变化是心脏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冠脉储备能力降低,故减少心肌耗氧量应作为主要原则[3]。

【参考文献】
  1Kuni chinka H,Ben-Yehuda O,Lafitte S,et al.Effects of glycoprotein Ⅱb/Ⅲa inhibition on microvascular flow after cornary reprfurion.A quautitative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study.J Am Coll Cardiol,2004,43:276-283.

2韩雅玲.卡托普利增强硝酸酯类药物对冠心病心衰疗效的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94,33(7):455.

3李福祥,接建,张志强.胸痛、运动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临床荟萃,1996,20:33.


作者单位:430060 湖北武汉,武汉市第八医院内科

作者: 付龙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